2-31.什么是顳頜關節?
答:顳頜關節左右對稱,是人體唯一需要兩個部分同時協調運動的關節。因此,也可以說顳頜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下頜骨后上端的一部分構成關節頭,頭顱骨的一部分凹陷構成關節窩。在關節頭和關節窩之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纖維盤。關節頭和纖維盤上都附著有許多肌肉,這些肌肉牽拉關節頭和纖維盤在關節窩內運動,就形成了關節的運動。所有這些結構又被其他的纖維組織所包繞,就形成了顳頜關節腔。如果關節頭脫出了關節窩就是我們常說的下巴掉了。這時只要將關節頭放回關節窩就可以治好。前面已經說了,顳頜關節最大的特點是左右對稱運動。但是,因為我們牙齒咬頜和骨發育等等原因,往往不能保持這種對稱。這樣時間長了,顳頜關節就會受到損傷。這種損傷開始表現為在關節運動時發出響聲,以后會發展為疼痛,影響張口運動。此外,還可以引起頭疼、肩疼等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所以,在平時我們不僅要注意牙齒的排列,還要注意不要養成老用一側牙齒咬東西的習慣。經常左右交換使用,才能保持關節的平衡。
2-32.什么是關節盤?
答:前面(參考問題2-31)提到了,在關節頭和關節窩之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纖維盤,這就是關節盤。關節盤的作用是輔助關節頭在關節窩的運動。關節頭在關節窩的運動不僅只是轉動,也有滑動。而關節盤上有起潤滑作用的液體。這樣關節頭在關節窩內的滑動才能長時間順利進行。關節盤的運動要靠附著在她兩頭的肌肉牽拉來實現。關節盤象關節頭的保鏢,總是陪著關節頭運動。但是,如果關節盤與關節頭的這種運動出現不協調或是關節頭對關節盤的壓力過大使關節盤受到損傷。發生穿孔等病變時,也會引起關節頭的病變。所以,在診斷顳頜關節病時,關節盤的情況也是醫生關心的問題。
2-33.顳頜關節的發育是怎么樣的?
答:顳頜關節是控制下頜運動的關節。主要是由下頜骨后上部突起構成的關節頭和頭顱骨構成的關節窩組成。兒童時期關節頭較短小,而且關節窩也很淺。這時的關節頭最容易從關節窩中滑出,也就成了人們常說的下巴掉了(脫臼)。治療脫臼是將關節頭放回關節窩。以后,關節頭會發育成左右較長的橢圓型,并且關節窩也會變深,這時的關節頭就會被牢固的固定在關節窩里。在顳頜關節發育的時期,注意保持左右顳頜關節的平衡很重要。這樣就要求孩子們在吃東西時,不要總用一側的牙齒咬,要養成左右牙齒都用的好習慣。
2-34.什么是咬頜?
答:咬頜是指上下牙相對合的情況。正常的咬頜要求上下牙齒尖和窩向對應,并且上頜牙齒包住下頜牙齒,因為這樣才能很好的咬碎食物。另外,科學家們還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上頜第一磨牙前方的牙尖應該咬在下頜第一磨牙側面的溝上。如果下頜的牙齒包住了上頜的牙齒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包天。但是,因為牙齒的數目多,所在位置又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要想有完全正常咬頜是很難的。在不正常咬頜的情況下,牙齒咬食物時的受力就會不均勻。上下牙齒中會有尖和尖相對的牙齒,這些牙齒所受咬頜力會很大。這樣,長時間下去這些牙齒就會損傷,以后甚至引起松動和脫落。而且這種牙齒受力不均勻的情況不僅會危害牙齒,還會引起口腔周圍肌肉和顳頜關節的不良變化。可以說,咬頜是決定牙齒是否可以正常發揮作用,口腔是否健康的關鍵。所以,對咬頜上的問題一點不能忽視,特別是對于正在生長發育的孩子來講。通常,在口腔醫院里正畸科和兒童牙科可以治療和預防咬頜的疾病。
2-35.什么是唾液腺?
答: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口腔中有唾液。是不是我們喝水多了唾液就會多了呢?其實,口腔的唾液是從叫唾液腺的地方分泌出來的。在我們耳朵下面有一個叫腮腺的器官,她是人體最大的唾液腺。在我們舌頭的下面和下頜骨的里面還分別有舌下腺和頜下腺,她們是三個大的唾液腺。另外,在我們的口腔里還有無數個小小的唾液腺,唾液就是由她們分泌出來的。唾液的分泌可以根據需要量的變化而變化。例如,我們在吃飯時唾液的需要量會增加,所以唾液的分泌量也會增加。這與喝水的多少無關。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開始都是在一個個小細胞里完成的,以后唾液集中流到叫唾液導管的管子里,最后再流進口腔成為唾液。這種流動很象許多小溪匯成大河,最后再注入大海。三個大唾液腺都有自己在口腔中的開口,如果用手擠壓這些唾液腺所在的位置,在開口處就可以看見有唾液流出。醫生也常用這種方法檢查唾液腺是否通暢。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姚軍
1993年7月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系
1995年10月留學日本
2002年4月獲(日本)朝日大學兒童牙科專業齒學博士學位
2002年5月來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組建兒童牙科
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兒童牙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在投身口腔醫學事業的近30年里,有20多年是專業從事兒童口腔疾病的預防和診療工作。親自治療的兒童達到3萬多人次,指導學生治療的兒童人數達到10萬人次以上。先后主持省部級課題一項,廳級課題五項,校級課題一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五項。在《中華口腔醫學雜志》等期刊發表文章十多篇。
在兒童口腔醫學方面,他堅持預防重于治療的觀點,積極在多方面進行兒童口腔衛生宣教工作。編寫科普讀物《愛牙從這里開始》;多次參加在央視和地方臺的愛牙節目宣傳;創建“愛牙小屋”對兒童進行刷牙教育;積極推廣適合兒童的“面面俱到刷牙法”;總結出了兒童愛牙的“262法則”。同時,從科研出發,研制了兒童專用的“原點”牌兒童語音牙刷和兒童牙齒清潔液。
在兒童口腔疾病治療方面,他提出“無痛為第一原則”的觀點。最大程度考慮人文關懷,努力消除治療前、后兒童和家長對治療的不適感,改變了傳統兒童口腔治療的哭鬧場面,受到同行的肯定。
來源:姚軍博士 口腔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