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ANB角和Wits值是判斷頜骨前后向(AP)關系的重要指標和方法。
作為角度測量,ANB角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前顱底的寬度和傾斜度,患者的年齡,鼻根部的垂直向和前后向位置,頜骨向上或向下旋轉,面部突度。
也有很多線性測量方法與指標:前顱底平面、合平面、眼耳平面、腭平面到AB點做垂線的距離, AP測量儀,Wits值。
理論上來說,ANB角和Wits值應當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事實上,兩者的相關性并不緊密。合平面的一點小變化會對兩者的值產生很大的影響。
本文旨在探究在高、低咬合平面患者中兩者表現是否一致,探索顱底因素對測量的影響。
材料與方法
樣本:122名巴西正畸患者,44名男性(36%)和78名女性(64%),初始治療的平均年齡為13.3(±5.3)歲。包括I類患者29名(24%),II類I分類患者82名(67%),II類2分類患者7名(6%),III類患者4名(3%)。
樣本納入標準:連續長期的正畸治療從1995年到2003年,治療前后都有資料在案。
都由同一個醫生進行治療(M.D.S),使用相同的正畸技術:直絲弓矯治器,0.018-in的托槽和磨牙帶環,弓絲序列,合適是使用面弓和唇擋。99名患者未拔牙(81%),11名患者拔除上下前磨牙(19%中的48%),10名只拔除上頜前磨牙(19%中的43%),2名只拔除下頜前磨牙(19%中的9%)。
治療前(T1)和治療后(T2)的記錄和側位片均由同一個醫生在同一機構完成。圖1中的標志由正畸醫生在醋酸紙上描記。所有標記點均行電子化分析。
標志點和測量
詳見圖1(Ba、S、N、ANS、A、B、Go、Gn、Me)
合平面:上下頜中切牙切緣連線的中點到雙側第一磨牙的近中牙尖。
以下長度須測量:S-N、NSBa、ANB、Wits(圖4)、S-Go、N-Me、SNOP、Y-axis、AP proportion、Anterior(Ant)proportion 詳見圖2
隨機選取5張片子進行重新描記和測量。統計學差異不顯著。用Dahlberg’s formula進行可靠性分析。
數據分析
用SPSS進行分析。根據數據分析,以SNOP為15.3°為界,分成高、低合平面組。(圖4、5)以S-N距離為73.0mm為界,分成短、長前顱底組。以NSBa為123.4°為界,分成小、大顱底角組。
結果
配對t檢驗示,治療前后有顯著性差異。(表1)
治療前后,高、低合平面角組數據。(表2、3)
治療前后,大、小顱底角組數據。(表4、5)
治療前,ANB角和Wits值均有差異。(表6)
治療前后,高、低合平面組之間的配對t檢驗。(表7、8)高角組數據示ANB角和Wits值有明顯的不一致。低角組有一定的一致性。
討論
減小偏移分析:同一個醫生進行正畸治療,并且納入預處理條件相似的樣本。
臨床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①病人有骨性問題嗎?②如果有,到什么程度了?用ANB角和Wits值來判斷是臨床中常用的方法,并且會對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案等產生影響。
我們需要通過理解其不足之處來獲得更準確的判斷。在ANB評估中,會受到前顱底長度和傾斜度、N點及垂直向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影響來源于前面高,反映在S-N到OP角度,B點到N的距離,A點到B點的距離。Wits值可以彌補ANB角的部分不足,但是其值也會受到合平面角度影響,因此也會受到面部生長,牙齒萌出,牙槽骨生長的影響。
ANB角的變化表明,在每個亞組中上下頜前后向關系都有顯著的變化,而Wits值并沒有。在高合平面角的患者中,ANB角可能會高估AP關系,而Wits值會低估AP值。相反,低下頜平面角的組別,兩值有一致性。
結論
盡管臨床中經常使用,但ANB角和Wits值有各自的缺點。我們的研究表明,對于高合平面角的患者,ANB角和Wits值一致性很低。而低合平面角的患者中,兩者的一致性很高。此外,我們的研究模型不能檢測顱底的幾何學變化是否對ANB角和Wits值的一致性產生影響。
來源: Amy006 浙一口腔正畸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