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欒曉玲,徐文娣,滕琦,青島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
年輕恒牙在形態、結構上尚未完全成熟,此時牙根短,且髓腔大、髓角高,根尖孔未閉合,呈喇叭口狀、管壁內聚狀或管壁平行狀。年輕恒牙的牙根一般在牙萌出后2~3年才達到應有的長度,萌出后3~5年根尖才能縮窄。在牙根發育過程中,齲病或外傷等因素可導致牙髓感染壞死及根尖周炎癥,進而影響牙根的發育進程,甚至會使其停止發育。
根尖誘導成形術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發生牙髓嚴重病變或根尖周炎的年輕恒牙,能在消除感染的基礎上,通過藥物刺激或誘導根尖周組織形成根尖屏障,達到使牙根完成發育、根尖孔閉合的目的。本文報道1例用根尖誘導成形術治療年輕恒牙外傷后牙根內吸收的病例。
1.病例報告
患兒男,8歲,2016-07因上頜前牙不適來我院就診,自訴兩個月前有上頜前牙外傷史。
檢查:11未見明顯冠折,牙冠無明顯顏色改變,探(+),叩(+),松動I°,唇側牙齦紅腫,波動感(-),觸(+),21未見明顯冠折及檢查異常。
X線片示:11根管短小且粗大,根尖孔未閉合,管壁呈平行狀,根中1/3見內吸收,牙根發育7期,根部未見根折線,根尖周有稀疏區;21根部發育程度與11相同,根部未見根折線及內外吸收,根尖周未見明顯稀疏區(圖1a)。
圖1a 術前X線片
診斷:
①11慢性根尖周炎伴牙根發育不全;
②11牙根內吸收。
治療計劃:11行根尖誘導成形術,待牙根發育完成、根尖孔閉合后,再完成永久性根管治療。
治療:11開髓,牙髓壞死,去髓。因根尖孔較大,根管長度測量不穩定,去凈根管壁感染牙本質,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并吸干,封氫氧化鈣糊劑。1周復診,檢查:11探(-),叩(-),牙齦紅腫明顯消褪;去除原充物,由于牙根未發育完全,擬行根尖誘導成形術。用Vitapex糊劑充填根管,水門汀墊底,3M樹脂充填(圖1b)。
圖1b 術后1周X線片
1個半月后復診,X線片示:11、21根尖孔未閉合,11根尖部Vitapex糊劑部分吸收,根中1/3內吸收暫停,根尖周稀疏區消失,但根尖孔無閉合傾向,牙根長度無明顯變化,且略短于21的牙根長度。更換11根管內Vitapex糊劑(圖1c)。
圖1c 術后1個半月X線片
3個月后復診,X線片示:11、21根尖孔未閉合,11根尖部糊劑無明顯吸收,雖根中1/3內吸收未見明顯改善,但根尖孔有閉合傾向,牙根長度開始增加,牙根發育接近8期,同時發現11根尖閉合程度略高于21,兩者的牙根長度相近(圖1d)。
圖1d 術后3個月X線片
8個月后復診,X線片示:11、21根尖孔未閉合,11根尖部糊劑無明顯吸收,根中1/3內吸收未見明顯變化。經根尖誘導治療后,11根尖孔閉合程度明顯高于21牙根的自然發育程度,11發育接近9期,21發育8期,兩者牙根長度接近(圖1e)。建議6個月后再復診,待牙根發育完成、根尖孔閉合后,再完成永久性根管治療。
圖1e 術后8個月X線片
2.討論
外傷后年輕恒牙的根尖誘導治療,根據其牙根發育的進展情況,一般跟蹤2~3年。本病例經治療后3個月即出現根尖閉合的傾向,8個月后可見根尖孔明顯縮窄,牙根長度顯著增加,且患牙牙根的發育程度高于相鄰健康牙。回顧原始影像資料發現,11根管內放入Vitapex糊劑之后,X線片顯示欠填,提示其牙髓感染僅局限于根管內,根尖牙乳頭尚未完全壞死,上皮根鞘的活力仍較強,倘若根尖部殘留有生活牙乳頭,則可通過分化或去分化的方式使其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使牙根繼續發育;同時炎癥消除后,上皮根鞘有可能誘導牙乳頭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繼續形成根尖部牙本質,誘導根尖周組織分化為成牙骨質細胞,從而形成牙骨質。
Vitapex主要由氫氧化鈣、碘仿和聚硅氧烷油等組成,具有氫氧化鈣和碘仿的雙重功效,有緩釋、收斂防腐、殺菌作用,同時由于聚硅氧烷油流動性、滲透性強,使Vitapex在側支根管的充填中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嚴格控制根管感染,消除根尖周炎癥,保護好根尖牙乳頭和上皮根鞘,在Vitapex誘導作用下,患牙的牙根發育進程明顯快于相鄰健康牙。考慮到牙根形成時間較長,建議延長臨床觀察時間,并進行相關的研究,以便進一步分析患牙比正常牙生長加速的原因。
來源:欒曉玲, 徐文娣, 滕琦. 年輕恒牙伴牙根內吸收根尖誘導成形術1例[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7, 27(8):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