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國家衛計委、國家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要求于2016年遴選有條件的專科啟動試點工作,并于2020年初步形成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以形成完整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培養高素質的合格臨床專科醫師。
為什么要進行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時間有多久?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是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門,是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礎上,培養能夠獨立、規范地從事疾病專科診療工作臨床醫師的可靠途徑。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主要培訓模式為“5+3+X”,即在5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和進行了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再依據各專科培訓標準與要求進行2-4年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也就是說:本碩博11年 + 規培3年 + 專科培訓2-4年=學醫16-18年!
(學神特供:本科5年+基地研3年+專培博3-4年=11-12年)
參加專業醫師規范化培訓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根據《指導意見》,三類人可以參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一是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擬從事某一專科臨床工作的醫師或需要進一步整體提升專業水平的醫師;
二是具備中級及以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需要參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
三是納入試點范圍的在讀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指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按照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內容與要求接受培訓并參加考核。
也就是說,本科生或研究生畢業后,專科基地規培完成后還要專科規培;中級以上的主治醫師也要專科規培;專業學位博士生可以申請在讀期間同步規培!
完成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后有何好處?
完成培訓并通過全國統一的結業理論考試和臨床實踐能力考核者,可獲得全國統一制式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參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人員作為培訓基地臨床醫師隊伍的一部分,可以依照規定享受同級同類人員相關待遇。具體如:
1.根據《指導意見》,在符合規定條件的前提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者可在申請個體行醫時予以優先;
2.完成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并通過結業考核者,在符合國家學位授予要求前提下,可申請授予相應的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以上內容整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解讀)
《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