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您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或者同事后會發現,很多人都有牙齒排列不齊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關于這個問題想從食物的角度向大家介紹一下。在人類剛剛出現時,所吃的食物是生的,所以也是很硬的。因此,要吃食物就需要強有力的,多次的咀嚼和較多的牙齒。這樣,人類的頜骨很大,牙齒的數目也很多。以后,隨著火的出現,人類開始食用熟的食物,這樣食物也就變軟了。因此在咀嚼的力量、次數上會減小,同時頜骨也會變小,牙齒數目也有了減少的趨勢。以后,隨著科技和文化的發展,現在我們的食物已經在硬度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在國外,有科學家統計過,300年前吃飯時大約需要咀嚼1100次,而現在只咀嚼300次左右。所以,頜骨的變小和牙齒數目的減少這兩種變化都是很急劇的。頜骨變小是量上的變化,可以逐步進行。而牙齒的減少是數目的變化,需要的時間就很長。
隨著人類進化到我們現在這個階段,頜骨和牙齒數目的減少在比例上出現了不平衡,往往是頜骨減小的量大于牙齒減少的量,也就是說,牙齒在頜骨上排列的位置是不足的,這樣就引起牙齒的擁擠,形成了牙齒排列不齊。在治療牙齒排列不齊的正畸治療中,使用擴大牙弓(增大頜骨)或者拔牙(減少牙齒數目)的目的就是要人為的調節頜骨和牙齒比例,使全部牙齒能夠排列整齊。
來源:宜昌汪萬年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