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關于“北京市繼續教育項目:種植美學修復與牙周治療的最新理念和技術進展學習班”學習班的通知
種植牙已經成為目前修復的首選,并且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臨床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醫生進入到口腔種植領域,如何做好前牙區美學種植修復,仍是臨床醫生想進一步了解學習的熱點。為規范種植專業相關從業人員的種植操作,進一步學習前牙區牙周種植美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PLAGH)口腔醫學中心將主辦“北京市繼續教育項目:種植美學修復與牙周治療的最新理念和技術進展學習班”學習班,手把手教您如何準備以及種植手術展開之前所需要注意的所有細節。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前牙區牙周種植美學”。學習班擬于2018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在北京舉辦。
本項目以前牙區牙周種植美學為重點,理論授課結合實踐操作,通過深入講解前牙區種植的基礎知識、操作要點,外科修復原則、基本外科操作及修復操作、種植設備管理,結合操作視頻,現場演示及模型操作等提升口腔種植醫生的技術水平,接受培訓后學員可以掌握常規前牙種植病例的規范化治療方法,以及前牙牙周美學手術修復操作,提升學員對前牙區種植美學的修復能力。本項目將邀請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周團峰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江青松主任,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張宇主任,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李率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賈岳主任,以及解放軍總醫院郭斌教授、劉榮森主任、王俊成主任等牙周、種植相關著名專家進行授課及操作指導。
本次培訓班分為理論授課和操作授課兩部分,理論班擬招收學員150人;操作班擬招收學員15人,包括理論授課、操作授課。實踐操作包括:第一天,美學區種植外科操作,以及種植修復操作;第二天,豬下頜骨模型實操,完全模擬臨床操作,牙周軟組織增量手術,包括角化齦移植手術,以及結締組織移植操作等。
經考核合格者授予北京市I類繼續教育學分10分,操作班學員同時頒發課程認證證書。歡迎有志種植及牙周手術的口腔醫務人員參加。參會人員請關注i-Dentist微信公眾號,回復:姓名+單位+電話+種植學習班,之后將有工作人員與您確認報名信息。
聯系人:王譯凡、關廉
電話:13501260193、13520070185
電子郵箱:wyfcatherine@163.com sunny0185@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28號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100853)
報名請掃二維碼
授課安排
時間 | 授課老師 | 授課內容 | |
2018.11.10 | 上午 | 郭斌 | 牙周組織生物學特點在臨床技術中的應用指導 |
李率 | 前牙種植外科操作要點 | ||
下午 | 周團峰 | 前牙美學區種植修復要點 | |
江青松 | 關節病患者前牙種植的咬合設計和長期維護 | ||
2018.11.11 | 上午 | 張宇 | 前牙即刻種植 |
王俊成 | 即刻種植技術的幾點思考 | ||
下午 | 劉榮森 | 骨組織增量+位點保存 | |
賈岳 | 軟組織增量 | ||
2018.11.12 | 上午 | 王俊成 | 種植基本操作 |
下午 | 種植修復 | ||
2018.11.13 | 上午 | 賈岳 | 角化齦移植 |
下午 | 結締組織移植 |
金牌講師
周團鋒 主任醫師,畢業于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修復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部修復科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專委員會委員,北京口腔美學專委會委員,國際種植學會(ITI)會員,歐洲骨結合學會(EAO)會員。先后赴美國南加州大學、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瑞士等地進修學習。多次承擔北京大學交叉學科項目,口腔醫院新技術新療法重點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參編專著1部,參譯專著2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研究方向為口腔生物材料、全瓷美學修復、種植修復等。
江青松 主任醫師、教授、博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修復科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學專委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顳下頜關節病學專委會常委,北京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常委。北京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委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
張宇,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口腔種植醫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牙頜顏面醫療美容分會常務理事,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委員,國際口腔重建科學委員會中國分會學術秘書。1999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學士學位,2004年獲北京大學口腔醫學博士學位。2008-2009年于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進修。2004年至今,任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種植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牙種植相關的組織結合、組織再生;牙種植體設計;復雜條件下的口腔種植外科、種植美學修復
李率,博士。牙科教育和研究經歷:
1998 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學專業 學士
2008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口腔種植學方向) 博士
2011-201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科學院 訪問學者,博士后
2008起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工作
定期參加國外牙科學院高級培訓。包括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Tufts大學、All-on-4發明人Polo Malo教授培訓班、gIDE全球牙科培訓學院等培訓。
研究方向:
種植外科 種植修復 種植美學 復雜種植 微創外科
學術活動(學術著作):
多次參AO(美國骨結合年會)及EAO(歐洲骨結合年會)會議并有分會發言及Poster。近三年內
2014 美國AO年會臨床創新會場 oral representation
2013 EAO(愛爾蘭) Poster
2013 美國AO年會 Poster
2012 美國AO年會臨床創新會場 oral representation
2011 EAO(希臘) poster
獲獎情況:
2013年CDS第三屆全國青年口腔醫師種植病例大賽一等獎(最高獎)
2012年CDS第二屆全國青年口腔醫師種植病例大賽二等獎
2011年CDS第三屆全國青年口腔醫師種植病例大賽一等獎(最高獎)
2013年第二屆BITC口腔種植病例大獎賽二等獎
2012年第一屆BITC口腔種植病例大獎賽二等獎(最高獎)
賈岳,博士,副主任醫師,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口腔科主任。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牙周病學博士。2012-2014年留學于美國亞拉巴馬州立大學牙學院。現任深圳市口腔醫學院常委,北京口腔醫學會牙周專委會委員,北京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專委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口腔中西醫專委會理事,中華口腔生物醫學會委員及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專委會青年委員。任Archives of Oral Biology(AOB)、BMC ORAL HEALTH(BOH)審稿人。國內外共發表文章14篇,其中SCI文章6篇。負責省級課題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兩項,參編口腔相關專著兩部。專業擅長:牙周疾病的治療和組織再生、牙齒種植和前牙美學修復等方面。不斷與國內和國際專業大師學習和交流,保證治療理念和技術的先進性。對口腔牙周疾病的系統治療、口腔多學科聯合治療和牙周紅白美學修復的有較多經驗。
郭 斌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牙病病因及防治、老年人牙根的保存治療及重建咬合、前牙的美容修復、口腔疾病的綜合防治及促進全身健康的研究。承擔973課題前期項目、863課題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等課題18項;發表學術論文116篇,SCI收錄26篇,Medline收錄27篇,主參編專著17部(含研究生、口腔醫學生規范化教材);獲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兩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擔任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五屆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第四屆微生態學分會委員、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微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國際牙科學會員(IADR會員);《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副主編,《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中華微生態雜志》等雜志編委。
劉榮森 主任醫師、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學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口腔醫學專委會委員。北京口腔醫學會理事,中華口腔醫學雜志審稿組成員。軍委保健會診專家。《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編委。共完成科研論著20篇、SCI 2篇,(第一作者),譯著2部,參編著作2部。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成果獎三等獎2項 。
王俊成,口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現工作于解放軍總醫院口腔種植科,臨床專業特長為人工種植牙修復技術,前牙美學修復,種植牙相關牙周處理技術。中華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口腔整形美容分會理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口腔美學修復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口腔醫學會北京種植學會秘書,委員,北京口腔醫學會口腔美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16-2017美國密歇根大學公派訪問學者,《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審稿專家,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軍隊優秀青年培育項目1項,第一作者發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2篇。
來源:王譯凡 iD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