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牙周#【科普貼】認識口腔中的大惡魔—牙結石
當看到朋友圈發如下文字時,作為一名專業牙醫,覺得非常有必要告訴大家真相。為什么牙結石要洗牙。同為牙醫的你,也這么認為么?
說到牙結石,很多人可能不甚了解,以為只有在人體內部如膽囊、腎臟等區域才會形成結石,殊不知牙齒上結石其實更為常見。正是由于人們對牙結石的存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其潛在危害也沒有被人們所察覺,直到它引起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并引發嚴重后果,人們才后悔莫及。本期開始,小瑞將帶大家認識牙結石這一口腔中的大惡魔,了解關于它的概念、產生、危害及應對方法。
什么是牙結石
牙結石又稱牙石,通常存在于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如下顎前牙的舌側表面,上顎后牙的頰側表面和牙齒的頸部,以及口腔黏膜運動不到的牙齒表面等處。牙結石最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通過逐漸鈣化變硬。它是由75%的磷酸鈣,15%~25%的水、有機物、磷酸錳、礦酸鈣及微量的鉀、鈉、鐵所構成。牙結石通常呈現出黃色、棕色、或黑色等,有的與自然牙顏色相近,有的則明顯可見差異。
形成牙結石的原因
牙結石形成的原因來自很多方面,主要有幾下幾點推論:
唾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促使無機鹽沉淀于牙齒表面上。
退化細胞的磷酸鹽酵素使有機磷水解產生磷沉淀于牙齒表面而形成。
由于細菌使唾液的酸堿值升高而呈堿性,造成唾液中的蛋白質分解,放出鈣鹽,沉淀于牙齒表面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