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孩子脾氣很大,稍不順心就大吵大鬧,視所有的規則若無物,以挑戰權威、破壞規則為樂;他們害怕被人控制,“為什么要聽你的?我偏不!”;當遇到約束或感受到危險時,在行為上表現出明顯的進攻傾向,攻擊對象包括物品和人。
在《九型人格》體系中,8號和反6號都具有反抗權威的特質。反6上篇博文已有描述,本文主要介紹8號的特征以及與這類孩子交往的注意事項。
8號的人獨斷,有時具有攻擊性,對生命抱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態度。他們通常是領袖或極端孤立者,善于關心和保護朋友,他們知道朋友在想什么。他們關心公平和正義,并且樂意為此而戰;8號的人追求享樂,從和朋友喝酒作樂到理性的討論都有。他們能覺察權力的所在之處,是自己免受他人的控制,具有支配力;8號會忠誠地應用自己的力量,并毫無倦怠地支持有價值的事件。8號性格潛在的恐懼是被人支配和指揮,潛在的渴望是自己當家做主。而反6號的潛在恐懼是被人遺棄和受到孤立,潛在渴望是安全和信任。
面對具有攻擊性孩子,家長往往有兩種極端的做法:一種是采用更為猛烈的鎮壓手段是孩子屈服;另外一種是是無可奈何地把孩子交給你,雙手一攤,“反正我也管不了”。8號對于痛苦有著近乎英雄主義的超強忍耐力,博主曾遇到過一例打架斗毆送到急診室的14、5歲少年,背部被刀砍出近20厘米的傷口。當時博主比較心硬(半夜來的),開玩笑說“你這么能干,有本事不要打麻藥我就給你縫起來!”結果,孩子堅決拒絕打麻藥,愣是咬著牙把傷口縫起來。黃豆大的汗珠和眼睛里射出的仇恨讓博主至今記憶猶新,想起來心痛不已。
為達成短期目標,暴力對這類孩子有奇效。有一個4歲多一點的孩子,他媽媽仍無可忍,把他提到衛生間痛打10來分鐘后,變得像小綿羊一樣溫順;但其眼神,你可能真的不敢正視。
這里提到暴力,還記得巴普洛夫的試驗嗎?強烈的恐懼會使人的意識系統瞬間歸零,這時候你說什么就是什么。獨裁的統治者把這套手段應用得爐火純青。這也是許多家長迷信暴力的原因,“看看,打一頓就老實了吧”!但這個過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孩子潛意識里埋藏下來的東西,每個成年人都會有切身體會。想想社會的變遷吧,你會發現新的輪回已經展開,這里不再多說。
言歸正傳,8號和發6號的差別在于內在的力量。當你對其約束時(就像拳擊比賽中與對手頸部交織、抱住對方那樣),你能清晰感受到孩子內在力量的強弱。8號內在很強大,有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狠勁,是真正的老虎,從內到外都散發著孔武之氣;反6號的內在很軟弱,你能感受到他就像一個吹起來的氣球,靠一股氣撐著,就像一頭藏著兔子心臟的狼。所以本文以“虎狼非恐龍”為題,意思是,只要應對得當,這兩類孩子還是能對付的。
1、注意安全,不要把一般性的“侮辱”放在心上,比如孩子吐你口水這類不要太在意;當他要咬你、掐你的時候,抱住他加以約束,同時感受他內在的力量,堅定地要求他停止。一般有過一兩次這樣的經歷,孩子會發生非常顯著的變化。
2、約束性行為,一定要在孩子對環境和你有初步的信任后才能進行;把貴重的東西藏起來,這類孩子的破壞性比較強;一般時候都把牙椅的電斷了,用的時候再打開。
3、8號的孩子非常在意控制,典型的順毛驢。只要你找對了脈,理順了毛,進展非常快。
4、耐心和愛心必不可少;缺少這個,你會覺得非常非常委屈;家長的交流一般要容易的多,因為他們早就被折磨得夠嗆!
這幾篇文章連續介紹了好動的、膽小的和有攻擊性的幾類孩子,希望不要嚇到大家。這幾類孩子的相同之處在于,寬松的環境中他會慢慢變好;你越是希望快點達成目標,他們越向你不希望的方向發展。面對蘑菇,我們能做的,是把自己變成蘑菇而不是把蘑菇變成我們。
其實,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只有缺愛的孩子。唯有愛,方能成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