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楔狀缺損在臨床接診中越來越常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不太重視它,發現時也不會過于重視,更甚者有的臨床醫師也是草草補上了事,因為其位置特殊,固位差,就會出現一種現象,補了掉,掉了再補.....
以至于最后只能根管治療,再打樁包套等等~其實楔狀缺損的修復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只要謹遵修復原則,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今天小編在這里為大家分享一篇關于楔狀缺損的修復方法,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首先是洞型的制備。有一種理論是這樣的:磨除表面一層,增加粘結面積。
制備好的洞型
這就是問題關鍵 看看這個小倒凹 很關鍵
洞型制備時,要做預防性擴展,去除受污染的牙體組織
再者,是材料的選擇,有的醫師喜歡用樹脂有的喜歡用FX、3M玻璃離子,個人傾向于使用樹脂。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其顏色更接近于牙齒顏色,現在很多醫師會選擇樹脂來修復楔狀缺損。那么,是不是因樹脂良好的粘接性能就能萬無一失的用來修
復楔狀缺損呢?其實不然,即便是用上面的方法制備了洞型,結果會是怎么樣呢?
同樣的洞型預備
一次不分層充填
看到結果了 由于樹脂的固化收縮特性,產生微隙,發生微滲漏
看看正確的做法
首先充填中上部 注意光照方向
注意之前預備的倒凹要留出
最后充填倒凹部分
結束后用有保護頭的細砂車針磨除多余的樹脂
一定要拋光(高度拋光是牙齦恢復的保證)
最后要注意一點,一定要調整咬合,過度咬合造成的應力集中才是楔狀缺損的主要原因。
來源:美國皓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