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股權激勵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
股權激勵的作用就是通過授予核心員工股權的手段,激發和鼓勵其努力工作,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從而達到雙方收益共同提高的雙贏目的。
股權激勵有三大基礎理論,具體如圖所示。
圖 股權激勵的三大理論基礎
委托代理理論
以委托人的角度看,一方面要讓代理人充分發揮才能為自己謀利,另一方面又要規避其道德風險,這就必須考慮長期股權激勵方式,通過授予股份,將代理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促使代理人為公司的發展勤勉盡責。
人力資本理論
隨著科技革命的發生,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超過物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并能在各個生產要素之間發揮相互替代和補充作用,但是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屬于個人,非激勵難以調動。
基于這一理論,員工持股、股權激勵成為必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
利益相關者理論
圖 利益相關者模型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于企業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要求回應的質量,而不僅僅取決于股東。
因此,有必要對各利益相關者進行股權激勵,特別是經理人,以滿足他們的整體利益,進而使企業獲得長期發展的動力。
股權激勵有如下幾個特點,具體如圖所示。
圖 股權激勵的特點
長期激勵
不同于工資或獎金激勵,股權激勵需要將員工利益、公司利益和公司發展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
股東為了使公司持續發展,一般都采用長期激勵形式,構筑利益共同體,減少代理成本,充分有效地發揮激勵對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價值回報機制
股權激勵是一種價值回報機制,將人才價值回報與公司持續增值緊密聯系了起來,通過公司增值來回報這些為公司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才。
所以,除了工資、獎金外,他們還能獲取因公司市值增長所帶來的股票升值收益。
控制權激勵
股權激勵往往涉及股東權利的讓渡,也就是使員工獲得公司的部分控制權,以股東身份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分享利潤、共擔風險,這將促使他們更加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并真正對公司負責。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