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強基層為重點的分級診療會給哪類醫療器械帶來利好呢?
隨著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截至“十二五”末我國居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然而伴隨老齡化、城鎮化等社會經濟轉型過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長迅速,出現了“看病難”的社會頑疾,同時因為醫療資源的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問題使得“看病難”愈發嚴重。為此,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構建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就勢在必行。
目前全國已有近20個省份出臺了分級診療政策措施,啟動了試點工作,部分省市也已經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經驗和模式。在各地經驗和模式的基礎上,該《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推進分診醫療——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緩減”看病難”頑疾;同時也將帶給醫療器械產業巨大市場。
1.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即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在患者與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之間等關系中,合理的分配醫療資源,通過政策引導與轉診、分治聯動的補充來破解看病難問題。
《意見》明確了兩大方面工作舉措:
一方面,以強基層為重點,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分級診療保障機制。
2.哪類醫療器械受利
分級診療以強基層為首要任務。我國基層醫療系統龐大,覆蓋人群廣泛,但目前基層醫療系統功能沒有發揮出應有效果,反而大型醫院人滿為患,更加劇了看病難問題。為此,強基層可以說是分級診療的重中之重。
強基層,不僅要提高基層醫療水平(醫生、護士的職業素質有提高),還要在配套硬件、檢測儀器、療養儀器等提高。《意見》中也明確了整合并開放二級以上醫院檢查檢驗等資源來推動區域資源共享。
分級診療強基層,勢必帶給醫療器械產業新機遇。
首先,基礎性醫療器械產業受利。基層醫療機構常年閑置無法起到分擔大醫院的壓力,其基礎性醫療器械大都年久處于失效范圍,同此也大多落后于時代成為淘汰品,因此在這次強基層過程中,基礎性的醫療器械產業將迎來銷量上的爆發。
其次,檢查檢驗類醫療器械,大型器械產業受利。分級診療目之一的是基層首診,這就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應對常規檢查檢驗,基層醫療機構原本在該類器械上就處于一個匱乏狀態,這次強基層勢必將大力補充基層醫療機構在該類器械上的缺口,故檢查檢驗類、常規大型器械將迎來巨大市場。
最后,家庭類、養老類、療養類醫療器械受利。基層醫療承擔著龐大的基層患者,尤其是常見慢性病、老年病等,患者人群也以老年人群體、基層家庭為主,所以家庭類醫療器械、養老療養類醫療器械在這輪分級診療中受到利好。
隨著《意見》的公布,各地將逐步推進分級診療,基層醫療器械的種類、質量等都受到關注,在更新換代的同時,會大力補充檢查檢驗類、家庭療養類醫療器械;同時隨著分級診療的深入,基層醫療機構對醫療器械的需求還將持續上漲。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虎峰指出“分級診療是醫療服務精細化的必由之路!”,可以說破除看病難的關鍵在于分級診療推進的情況,而分級診療的核心基礎就是強基層。
這次《意見》的公布,將有效推進分級診療,帶給醫療器械產業尤其是基礎類、檢查檢驗類和家庭療養三大類醫療器械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
2015年上半年國務院辦公廳密集發布了多條推進分級診療的相關文件,具體政策文件如下:
轉:醫療器械創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