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保持是正畸過程的最后一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長期的穩定是正畸學一個重要目標。然而,有些正畸醫師認為主動矯治結束就大功告成,對保持階段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正畸復發。最終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前功盡棄?,F就正畸后為什么需要保持、保持器的分類、如何有效的保持、保持時間進行綜述。
1、正畸后需要保持的原因
正畸學家很早以前就已經認識到,用矯治器使牙齒在頜骨內移動或調整上下頜關系至正常后,都有返回到原來位置的傾向,即為復發。為防止復發、阻止這種傾向的發生需要進行保持。
然而,為防止復發必須先知道復發的原因。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牙周組織的正常結構與功能未恢復
牙齒經矯治移動后,被拉伸或壓縮的牙齦及牙周膜纖維的張力尚未建立新的平衡,牙齒的位置不穩定,容易復發。尤其是牙槽嵴上纖維與橫隔纖維的改建非常緩慢,所產生的張力容易使移動的牙再恢復原錯位狀態。此外,牙槽骨由過渡性骨改建正常牙槽骨也需要一定時間。
1.2 咬合平衡未完全建立
在矯治過程中,由于改變了牙、牙弓和頜骨位置關系,因而破壞了原有已習慣的異常合關系。新建的合關系還未達到頜面恰好吻合與牙尖斜面的接觸關系,還必須經過不斷合調整,在調整過程中,牙畸形有復發的傾向。
1.3 口頜系統神經肌肉動力平衡的改建未完成
口頜系統神經肌肉動力平衡對矯治效果的穩定起重要作用。在合畸形形成過程中除合頜面表現出形態上的異常外,還有產生與畸形相適應的神經肌肉動力平衡,口頜系統神經肌肉的動能異常在合畸形的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正畸治療后改變了牙、牙弓或頜骨的位置,但這種異常的神經肌肉動力平衡的改建未完成之前,將對矯治后的牙、牙弓或頜骨產生不利影響而引起復發。
1.4 口腔不良習慣未破除
口腔不良習慣未破除也是錯合復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2、保持器的分類
保持器大致可分為兩大類:活動類和固定類。
2.1 活動類保持器
為傳統的及改良的 Haw-ley 氏保持器以及空氣壓模技術發展起來的透明壓模式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至今依然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保持器。
3、各類錯合保持方法
既然保持是口腔正畸過程的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才能達到有效的保持呢?保持應該在初期治療計劃中就應該設計保持方案,保持應與矯治計劃相和諧,保持要針對錯合患者的錯合病因、機制、類型靈活設計。也就是說保持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可千篇一律,應該靈活掌握。筆者按安氏Ⅰ類、安氏Ⅱ類、安氏Ⅲ類、開合、成人正畸五方面闡述其常規保持特點。
3.1 安氏Ⅰ類
此類患者一般主要是牙性錯合占主要方面,一般可采用傳統 Hawley保持器保持,對扭轉牙可進行牙齦環切術即切斷最易導致扭轉牙的復發的嵴上纖維和橫隔纖維可以有效防止扭轉牙的復發。
3.2 安氏Ⅱ類
深覆蓋往往是安氏Ⅱ類患者矯治的重點,前牙深覆蓋的患者矯治后復發也是正畸醫師在臨床上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時我們可采用斜面導板保持器,進行保持。斜面導板式保持器比常規的 Haw-ley 保持器有更多的優點,可長期在夜間戴用至頜骨生長停止,這時的保持可看作是固定矯治后的延續治療。
3.3 安氏Ⅲ類
反合矯治后保持主要是防止矯治后的前牙舌向復位和保持上下頜骨的矢狀關系,根據畸形的差異和矯治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持方法。可采取下前牙聯冠斜面導板、無唇弓保持器、Hawley保持器頭帽、頰兜。
3.4 開合類
開合矯治后的復發是由于前牙壓低或磨牙伸長造成的。一些不良習慣如:吐舌、吮指等習慣所造成的開合如不去除則很容易復發。矯治后保持是應配合高位垂直牽引,限制磨牙伸長,使下頜向前上旋轉,在降低磨牙高度的同時,促進前牙區頜骨垂直向生長,保證開合矯治后的療效。
3.5 成人正畸
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口腔保健美容意識的提高要求矯正牙頜畸形、改善自身形象、提高生活質量的患者迅速增加,成人正畸越來越多。成人牙周一般不很健康,矯正完成后應立即固定,不做細調,正畸最佳保持器是壓膜保持器。
4、口腔正畸后需保持多長時間
戴用保持器的期限沒有具體規定,一般應與錯合病因、錯合類型等因素有關。一般人認為:保持時間為1~2 年。保持器全天戴用,3~6 個月改為夜間戴用,保持期至少要 12 個月,以利于牙周組織的改建。保持時間越長,效果越穩定。
來源:黃醫生 史記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