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屈原》插曲《橘頌》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項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被稱為五月節,午日節,不光光是中國過端午節,在漢文化濃郁的地區和國家都有過端午節的傳統,端午節起源于古代中國,最好的是在古時候的百越族聚集區,崇拜龍圖騰的一些部族進行祭祀的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誰的
端午節是有祭祀活動的,有的地方說是紀念伍子胥的,有的地方是紀念屈原的,在東吳時期是紀念伍子胥的,而在南梁時期開始是紀念屈原的,屈原這個人物,最早是出自史記中的屈原列傳,而且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地人,其他地方的人也不應該吃粽子來紀念他,所以屈原只是說后世的帝王們為了宣揚忠君主義而刻意與端午捆綁起來的。端午節并不是說去紀念某個人而設立的。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有著不少的民俗活動,至今都在延續,比較特色的有劃龍舟比賽,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吃粽子,沐蘭湯,放風箏,佩豆娘,栓五色絲線,采茶,畫額,戴香包,驅五毒,喝雄黃酒等。
2019年端午節
端午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光是在中國,日本啊,朝鮮韓國啊,東南亞地區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同時也是一個窗口,這個窗口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文化,展示了中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