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9點,一場驚心動魄的“口腔大營救”終于落下帷幕,華山醫院多學科團隊與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口腔外科合作,成功搶救口腔大出血患者。此次手術是寶山院區轉型為定點醫院后,首次與外院合作開展手術。
患者為32歲男性,4月25日,他因牙齦出血由方艙轉入寶山院區211病區,經局部口腔檢查和頜面部CT,診斷為重度牙周炎伴出血。經消化科蔣曉蕓、蔡晨雯和血液科林之光醫生診斷后,基本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病區組長黃家鑫與會診的口腔科許悅醫生雙管齊下,同時采用止血針和外部壓迫止血,患者逐步恢復穩定,停止出血。
4月26日下午,患者再次口腔出血,且血紅蛋白和血壓分別下降至86g/L、 80/60mmHg,消化科緊急聯系指揮部開展全院會診。為盡可能避免手術帶來的痛楚,且考慮到口腔粘膜組織自愈能力強,醫護人員在進一步止血的同時開展輸血、擴容治療,患者持續恢復,并能在停止壓迫的情況下自行止血,達到穩定狀態。以防萬一,211病區提前做好了血液配型工作,并提醒值班護士準備冰袋以備不時之需。
4月27日,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血紅蛋白從132g/L下降至69g/L,不僅出血時間延長,且出血量迅速增加,如果停止棉球壓迫,出血甚至可以迅速滲滿整個口腔!經多學科團隊綜合判斷,此時繼續床旁治療已收效甚微,患者血壓已處于低位,必須馬上進行手術!
術前準備迅速開展,考慮到患者輸血后血紅蛋白仍在下降,且累計出血量達2000ml(一個成人全身含血量約4000-5000ml),為盡全力救治患者,醫院統籌聯合在頜面外科有著豐富經驗的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合作開展手術,九院口腔外科李輝醫生以最快速度抵達寶山院區支援。同時,消化科、血液科、普外科全程待命,為手術提供強大的專科保障和場外支援。
晚7點,在完成方案討論和征求家屬同意后,手術開始。因患者創面仍在持續大量出血,即使術前禁食禁飲,圍術期因飽胃及口腔內出血發生誤吸的風險也非常大,且一旦出現血液和呼吸道暴露的情況,醫務人員尤其是麻醉醫生被感染的風險極高。同時,為了給手術留足操作空間,麻醉科徐道杰、馮光敏醫生選擇經鼻氣管插管。按照飽胃病人處理,兩位醫生在充分吸引口腔內出血后進行快速麻醉誘導,待患者意識消失后30秒內順利建立氣道,這是轉型定點醫院后麻醉科開展的首例經鼻氣管插管,為后續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緊接著,李輝、許悅醫生開始手術。術中發現,患者因嚴重牙周炎癥,左下前牙舌側齦緣處已形成1塊約1x0.6cm和3塊約0.5x0.5cm的巨大牙結石,造成牙齦嚴重糜爛、水腫與出血,這就是出血的“罪魁禍首”!兩位醫生合作拔除患牙,刮除局部牙結石,去除炎性肉芽組織,并局部縫線拉攏縮小創面,碘仿紗條填塞縫合固定,手術順利完成,全程約90分鐘。術后,患者血壓緩慢回升,醫護團隊持續監測至患者蘇醒,無進一步出血。
后續治療仍需持續觀察止血狀況,并排除其它風險。令人感動的是,當患者逐漸蘇醒后得知手術已順利完成,在迷糊狀態仍努力向醫護人員緩緩舉起了大拇指,盡己所能地表達感激之情。
目前患者情況穩定,可半流質飲食,且未出現活動性出血癥狀。醫護團隊同步開展抗炎、止血等治療,患者持續康復中。自寶山院區轉型以來,華山醫院已組建數支多學科專家團隊,集中力量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此次與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合作,是攜手兄弟醫院動態調整救治力量的優勢互補,也是在上海衛健委統籌下嚴格落實重癥患者“一人一方案”的原則體現。
原創 寶山院區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訂閱號 2022-04-29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