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雖然對于口腔黏膜白斑病的外科手術切除治療能否達到預防癌變發生的結論尚無定論,但對于光化性唇炎病例的外切手術已經被證明是預防癌變的有效手段。光化性唇炎的發病是由于皮膚經過大量的太陽光線照射,光線中的紫外線導致皮膚發生光化性角化病。尤其是對于那些膚色白皙的人群,存在較高的轉變成此類非黑色素瘤的皮膚腫瘤。
病變區域可能是嘴唇,也可能是其他部位的皮膚,一般為下嘴唇的紅色區域。臨床上,光化性唇炎表現為唇部區域干燥、鱗片狀和色澤變化。部分嚴重的組織損傷時,會出現萎縮、水腫、唇部紅色邊緣消失或潰瘍等現象。這些病變都表明需要對病變區域組織進行活檢。
雖然光化性唇炎可以通過避免過多的太陽照射而防止發生。但是,唇部一旦出現明顯的臨床變化或者病理學檢查的結果表面存在病變,則需要考慮去除病變組織以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去除唇部病變區域的方法一般有:手術刀、電刀和高功率激光。
盡管通過手術刀進行紅唇切除術是治療光化性唇炎的常用手段,但唇部的外形遭到了改變,同時還存在其他一些術后并發癥。利用二氧化碳(CO2)或半導體(Diode)激光對整個紅色唇部區域進行手術外切是有效的優化替代手段。該方法具有傷口恢復滿意度高和副作用(疤痕組織和感覺異常)小的特點。
激光參數設定
二氧化碳激光:采用連續模式,功率5-10W。
半導體激光:連續模式,光纖芯徑400um,功率2-3W
病例情況
66歲男性患者,下嘴唇存在病變組織長達3年時間。臨床上,出現紅色唇部邊緣消失,白色塊狀瘤日益增大的現象。通過組織活檢和病理性檢查診斷為光化性唇炎瘤。
術后即刻
通過口腔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或半導體激光)對白色病變區域進行氣化切割去除。通過5年的持續跟蹤觀察,治療的結果十分令人滿意。唇部疤痕輕微,并無復發情況的發生。
術后5年跟蹤情況
來源:原創 口腔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