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獻標題:Effect of hyperlipidemia on response to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 Statin users versus nonusers.
原文獻來源:Eur J Dent 2016 Jan-Mar;10(1):69-76
《中國健康大數據》的數據表明,我國血脂異常人數達到了1.6億,血脂異常人數僅次于2.7億高血壓患者。在口腔臨床中常常遇見血脂異常的患者,并且經常在服用他汀類藥物降血脂。他汀類藥物分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羅伐他汀、匹伐他汀)是最為經典和有效的降脂藥物,廣泛應用于高脂血癥的治療。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血脂患者對牙周非手術治療的反映效果,以及高血脂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是否會影響牙周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對牙醫的口腔臨床工作具有指導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血脂患者對牙周非手術治療的反映效果,以及高血脂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是否會影響牙周非手術治療的療效。 研究共納入了107名慢性牙周炎患者(35名血脂正常[NL],36名未接受藥物治療的高脂血癥患者,36名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高脂血癥患者)。基線時期以及牙周非手術治療后3個月評估所有研究對象的牙周參數(菌斑指數、牙齦指數[GI],探測深度[PD],臨床附著水平[CAL])和生化指標(血漿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結果發現,與未接受藥物治療的高脂血癥組患者相比,NL組和他汀類藥物組患者的GI得到明顯的改善。PD的平均變化與基線時期TC和LDL-C的水平呈負相關,而GI的平均變化則與基線時期HDL-C的水平呈正相關。回歸分析顯示,PD的平均變化與LDL-C呈負相關,而GI的平均變化與HDL-C呈正相關。 雖然基線時期較高的血脂水平不利于牙周治療后的炎癥消除情況,但是相比未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高脂血癥患者似乎可改善牙周治療的臨床反應結果。該研究結果表明他汀類藥物或可輔助牙周治療,值得進一步研究。 來源于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