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過緊
常說的咬合不足,既備牙量不足,無法達到制作修復體時所需要的咬合空間,正常牙齒修復前,后牙咬合空間在0.5~1.7mm之間,很多時候醫生也自感備牙時已備去較多牙體組織,為何咬合空間仍然不夠呢?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備牙規則,不需要預備過多的牙體組織,也可以得出較充足的咬合空間。
依牙體外形預備基牙:
根據牙體外形預備基牙,不僅可以以較少的備牙量獲得足夠的咬合空間,而且大大加強了基牙的固位形和抗力形,減少患者備牙所承受的痛苦,延長修復體的使用壽命。
牙體咬合空間不足常會引起以下幾個問題
1、加工廠無法制作,要求醫生重新備牙(通常患者在二次備牙時所承受的痛苦比首次備牙時要大得多)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加深醫患之間的不信任感;
2、 醫生要求加工廠刮基牙或對合牙制作,調磨對合牙體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刮基牙制作增加了戴牙時間和返工率,不僅加工廠浪費了不必要的人力和材料,也延長了患者制作的時間,給雙方都造成不良的影響;
3、 醫生要求漏金屬制作,這已是不得以而為之,除了少部分模型需要考慮制作金屬咬合面外,絕大多數醫生和患者都希望制作出的修復體除了堅固,耐用外,美觀也是非常重要的。
來源:牙e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