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好牙醫(yī)集訓VIP班 數(shù)字類集合
1灌注無牙合石膏模型時,其厚度不應少于 10mm
2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區(qū)時,最深處的深度為 1.0~1.5 mm
3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區(qū)時,最寬處的寬度為 5.0mm
4下頜基托一般應蓋過磨牙后墊 1/3~1/2
5垂直距離等于息止頜位距離減去 2~4mm
6合平面堤與上唇下緣的關系是唇下 2mm
7微笑時,唇高線(上唇下緣)在上頜中切牙的 2/3
8微笑時。唇低線(下唇上緣)在下頜中切牙的 1/2
9大笑時,唇高線與唇低線分別為,上下頜中切牙的 全部
10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 30~33度
11半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 20度
>12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 0度
13上頜側切牙的切緣距離合平面 1mm
14下頜中切牙切緣高出合平面 1mm
15上頜前磨牙頰尖接觸合平面,舌尖離開合平面約 1mm
16上頜第一磨牙遠中舌尖,近中頰尖與遠中頰尖離開合平面 1mm
17上頜第二磨牙舌尖離開合平面 1mm
近中頰尖高出合平面 2mm
遠中頰尖高出合平面 2.5mm
修復中所用的材料部分
中國好牙醫(yī) 出品 !
1高熔合金熔點高于 1100攝氏度以上
2中熔合金熔點是 500~1100攝氏度
3低熔合金熔點低于 500攝氏度
4侵泡并軟化印模膏的水溫 70攝氏度
5藻酸鹽印模材從調半到凝固的時間約為 3~5分
6瓊脂呈熔膠狀的溫度 60~70攝氏度
7瓊脂變?yōu)橛袕椥阅z的溫度 40攝氏度
8瓊脂溶膠注入的溫度 52~55攝氏度
9硅橡膠在口腔溫度的凝固時間 3~6分
10硅橡膠取模托盤在口腔中保持不動的時間 2~4分
11硅橡膠在取模灌注模型的時間 2小時之內
12熟石膏初凝的時間 8~16分
13熟石膏終凝的時間 45~60分
14加速石膏凝固 2%~4%硫酸鉀溶液
4%氯化鈉溶液
15減緩石膏凝固 0.2%~0.4%硼砂溶液
16熟石膏調半的水粉比例 (40~50)ml:100g
17臨床上灌注石膏模型后多久可利用模型制作修復體 24小時
18石膏凝固后至數(shù)小時內體積的膨脹率為 0.1%~0.2%
19熟石膏反應熱內部可達到 20~30攝氏度
20人造石的膨脹率 0.1%以下
21人造石的水粉比例 20ml100g
22國產(chǎn)常用蠟軟化點 38~40攝氏度
23國產(chǎn)夏用蠟軟化點 46~49攝氏度
24嵌體蠟軟化點 25~30攝氏度
25磷酸鋅粘固粉調半時間 1分鐘內完成
26磷酸鋅粘固粉凝固時間 4~10分
27玻璃離子粘固時水粉比例 1.4:1
28玻璃離子充填時水粉比例 2:1
29玻璃離子調半時間 2分鐘之內
30玻璃離子凝固時間 4~10分鐘
31正常人開口度 3.7~4.5mm
關于固定義齒
中國好牙醫(yī) 出品 !
1嵌體各軸壁微向合面外展 2~4度
2后牙臨合嵌體的合面洞深 2~3MM
3訂洞固位形的深度 1.5~2.0mm
4后牙盯洞數(shù)目 2~4個
5前牙釘洞數(shù)目 1~3個
6固位釘?shù)闹睆郊s 1mm
7樁核切端應為金瓷冠留出的間隙 合面2mm
8樁核唇端應為金瓷冠留出的間隙 1.5MM
9樁核舌端應為金瓷冠留出的間隙 0.5mm
下頜切牙約10%為唇舌向雙根
上頜第一前磨牙87%的分頰舌雙根
上頜第二前磨牙約54%為單根46%為頰舌2根管
下頜前磨牙約83%為單根
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頰根約63%分為頰舌根管
關于口外
中國好牙醫(yī) 出品 !
1頸外動脈的主要分支
甲狀腺上動脈 舌動脈 頜外動脈 頜內動脈 顳淺動脈
2三叉神經(jīng)的分支
眼神經(jīng) 上頜神經(jīng) 下頜神經(jīng)
3上頜神經(jīng)的分支
顴神經(jīng) 神經(jīng)節(jié)支 上牙槽后神經(jīng) 眶下神經(jīng)
4下頜神經(jīng)的分支
顳深神 咬肌神經(jīng) 翼外肌神經(jīng) 頰神經(jīng) 耳顳神 經(jīng)舌神經(jīng)
下牙槽神經(jīng)
5面神經(jīng)含有三種纖維
運動纖維 副交感纖維 味覺纖維
6唇部的結構 由外向內
皮膚 淺筋膜 肌層 粘膜下層 粘膜
7舌前23分布有四種乳頭
絲狀乳頭 菌狀乳頭 輪廓乳頭 葉狀乳頭
8舌的淋巴管引流
舌尖淋巴管 舌體邊緣或者外側淋巴管 舌中央淋巴管 舌根淋巴管
9口腔底部
舌下區(qū) 頦下區(qū) 頜下區(qū)
10舌下區(qū)的重要結構
舌下腺及其頜下深部 頜下腺導管及其舌神經(jīng) 舌下神經(jīng)及其伴行靜脈
舌下動脈
11頜下區(qū)的重要結構
頜下腺 頜下淋巴結 面前神經(jīng) 面動脈 舌神經(jīng) 頜下腺導管 舌下神經(jīng)
12面部筋膜間隙包括
眶下間隙 頰間隙 咬肌間隙 翼頜間隙 顳下間隙 翼腭間隙
13牙髓的構成
細胞 細胞間質 血管 淋巴管 神經(jīng)
14牙骨質的構成
細胞 礦化物 間質
15牙周組織的構成
牙齦 牙周膜 牙槽骨
16牙周膜的組成
纖維 基質 細胞 血管 牙骨質小體 淋巴管 神經(jīng)
17膜的細胞組成
成纖維細胞
成骨細胞
破骨細胞
成牙骨質
上皮剩余
18牙周膜的功能
支持 穩(wěn)定 感覺 營養(yǎng)
19牙槽骨按解剖部位分
固有牙槽骨 密質骨 松質骨
20松質骨的構成
骨小梁 骨髓
21口腔粘膜的構成
上皮 固有層
22口腔粘膜按功能分
咀嚼粘膜 被覆粘膜 特殊粘膜
23延腺導管由小倒大分
潤管 分泌管 排泄管
來源于中國好牙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