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所致的上頜骨后牙區嚴重萎縮,是臨床上非常棘手的種植病例,盡管有許多方法試圖克服這一困難,如上頜竇開窗植骨、大塊自體骨移植等,但治療周期均較長,從治療開始到結束常常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另外進行大型植骨手術不得不從身體其他部分取骨,相關并發癥的產生和遠期效果的不確定性使此類患者承受了更大的痛苦。近年來,Branemark等研制了專門用于顴骨區植入的種植體,稱為顴種植體。
顴種植體的主要優點一是避免大量植骨手術;二是治療周期縮短,一般三個月內就能恢復咀嚼功能。條件合適的患者甚至可以即刻負載,術后馬上恢復咀嚼功能,大大減少了患者的手術次數和痛苦。
顴種植體從牙槽嵴腭側植入,沿著顴牙槽嵴一直進入顴骨。顴種植體的最終目的是獲得雙重骨固位,一個在顴骨,一個在上頜骨,該方法利用頜面部致密的顴骨來輔助固位,并合理分散牙合力。
Branemark教授報道在12年間187例患者總共164枚種植體的總成功率為97.6%,包括嚴重的上頜無牙患者和上頜缺損患者,這個成功率遠遠超過了任何以前報道的用于處理上頜骨嚴重吸收患者的骨瓣和種植技術。
近些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顴骨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顴骨是種植體的良好植入床。與此同時,不少學者在臨床實踐中已經發現顴骨具有良好的骨密度,于是顴骨在頜面部骨折治療中經常用來固定小鈦板。上頜骨缺損后,顴骨作為缺損區殘留的最佳骨量逐漸為外科和修復醫生所重視。
顴種植體最初是一種自攻螺紋并具有良好機械表面處理的純鈦種植體,近年來其表面處理已經更新為TiUnite表面,比起機械表面可以獲得更可靠的初期穩定性。顴種植體每5mm一個規格,從30----52.5mm共8個不同的長度。種植體頭部呈45°,用來補償顴骨到上頜骨連線之間的傾斜角度。顴種植體有其一系列的專用器械和鉆頭。
手術指征
(1)適應證:顴種植體主要用于兩類患者,一類是上頜后牙區嚴重萎縮的患者,另一類是由于外傷、腫瘤切除等因素導致的上頜骨缺損的患者
(2)禁忌癥
①頜間距離過小。頜間距離較小的原因很多,顳下頜關節紊亂癥患者、軟組織瘢痕嚴重的外傷患者等都可能使張口度減小,對頜為天然牙或固定修復體也常常是制造困難的原因之一。有限的頜間距離限制了長鉆頭進入正確的角度,醫師無法按照計劃制備種植體床,更談不上植入顴種植體。
②患者有急性或進行性的上頜竇炎。應該首先對上頜竇炎癥進行徹底治療,然后接受顴種植體的植入
③全身情況或心理因素不支持該手術的選擇
來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