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計劃預防并發癥
種植位點評估
種植治療的口腔檢查除了包括完整的牙齒和牙周記錄表,還包括對無牙區的評估。對于無牙區的評估必須考慮眾多因素。如果牙槽脊出現萎縮,那么術者必須先行骨移植以便種植體的植入。
牙周組織生物型可分為薄的、扇形或厚而平型。對于厚而平的生物型,其無牙區的牙槽嵴適合種植治療,其可為種植體提供更寬的牙槽嵴。如果生物型是薄的和扇形的,較薄的一側可能在拔牙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更多,因此,拔牙后在牙槽窩中即刻種植有利于維持牙槽嵴的寬度和厚度。
種植體數量的確定須依據所需修復牙齒的數量。同一區域,越多種植體越有益于分擔咬合負擔,種植體的直徑越大提供骨結合的表面積也越大。
種植部位的角化組織量也應該進行評估。如果種植部位角化組織不足,可以在種植體植入前或者在二期手術種植體植入重新暴露放置愈合帽時進行軟組織移植,牙齦移植可為牙槽嵴提供足夠量的角化組織。在美學敏感區域種植時,應考慮開展結締組織移植。
口內檢查應該評估牙位和頜位。由于種植牙包括必不可少的修復,那么明確種植位點、種植修復方式以及目前咬合關心之間的聯系顯得至關重要。
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是口內檢查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患者的口腔衛生很差,可能引起額外問題,進而導致種植修復的功能失敗或美學失敗。
種植治療計劃
決策樹有助于醫生對治療方案的理解和執行,臨床照片有助于評估患者頜面部和口腔情況。
缺牙區牙槽嵴作為擬種植位點需要評估各種因素。種植體植入時,種植體周圍需要有足夠高度和寬度的牙槽骨包繞。此外,還要評估牙槽嵴與鄰牙和對頜的空間關系。牙槽嵴要有足夠的體積容納種植體。
通過初印模和咬合記錄(必要時),可以制備研究模型來顯示咬合關系。研究模型更容易暴露出與鄰牙和對頜牙的相關缺陷,從而提高更多關于種植治療和骨移植可行性的信息。
應用蠟型,患者和口腔修復醫生可以在種植術前詳細了解種植體預期的位置和是否需要骨移植,并預知風險、并發癥和種植后存在的不足。
影像外科導板
可以通過使用影像手術導板將方案中的修復位置與X線片中的預期位點聯系起來。為了使修復方案符合牙槽嵴的情況并在X線片上顯示,導板需要結合一些影像學標記。通常影像學標記放置于替代牙的中心或頰舌面。由于硫酸鋇鹽不透射,它也可以用在導板中充填整個替代牙。
Denta--scan 、CAT掃描評估和CBCT
在需要明確空間問題、解剖結構、骨量但又不能二維片確定時,僅有根尖片或全景片是不夠的,此時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在這些情況下患者接受Denta--scan、CAT掃描檢查或CBCT片益處良多,而且患者可以戴著影像手術導板進行這些影像學檢查。
來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