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A-11-18歲的女孩上頜中切牙的唇面觀。
圖2A-12-側面圖觀察可以注意到,(右上第一顆牙)牙齒的遠中鄰面變暗,這表明某種異常。
圖2A-13-腭側圖顯示,(右上第一顆牙) 的遠中鄰面存在一個變暗的區域。請注意,側切牙與中切牙遠中重疊使得從舌側進入(右上第一顆牙)的遠中鄰面很困難。
圖2A-14和圖2A-15-借助2根牙線的幫助,把彈性橡皮圈放置在(右上第一顆牙)和(右上第二顆牙) 之間。然后把圈拉長,向頸部方向放置并輕輕地施加壓力。在此階段之前使用一個木楔子,可以真正地幫助安放橡皮圈。另一種選擇是在放置過程中使用一種水溶性的潤滑凝膠幫助。
圖2A-16-橡皮圈一旦到達鄰面接觸區的位置,放開牙線并去除。
圖2A-17和圖2A-18-唇側和切端顯示彈性橡皮圈在鄰面接觸區的位置。
圖2A-19-兩天后可以看出,使用橡皮圈在切端外展隙區域得到的空間。注意牙齒之間的圈似乎是松散的,比圖2A-17中的更小。如果進入病變的空間仍然不足,那么可以放置一個新的較大直徑的橡皮圈更多天。
圖2A-20和圖2A-21-觀察(右上第一顆牙)遠中鄰面獲得的空間,可以更好地觀察齲損。病變已形成齲洞,底部在牙本質內。
圖2A-22-用橡皮障隔離術區后,把一個木楔子放置在頸部牙齦
圖2A-23-用一個球鉆在腭側的位置向病變方向移動。注意側切牙舌向錯位完全阻擋接近齲損。
圖2A-24-分離牙齒,側切牙的位置方便從唇側入路,從而極大地保存了健康的牙體組織.
圖2A-25-側面圖觀察,可以看到球鉆穿透齲洞。還請注意,球鉆的大小與齲洞的大小是協調的.
圖2A-26-這是球鉆打開窩洞后的特寫鏡頭。觀察舌側壁上的白色病變。這時可以發現病變的底部是濕軟
的。
圖2A-27-窩洞預備后的特寫。窩洞的形狀、范圍及深度由齲損的大小決定。注意,除了分離遭受齲病侵襲的切端區的牙釉質,在圍繞窩洞的邊緣區域也沒有進行任何斜面的制備。
圖2A-28-示意圖顯示窩洞基本的形狀。觀察軸壁的形狀和位置。
圖2A-29-35%磷酸凝膠涂布在窩洞內15秒,同時也對釉質表面周圍約1mm的范圍進行酸蝕。
圖2A-30-用氣水槍噴射沖洗掉酸蝕劑后,用氣槍輕吹干燥窩洞。沖洗后,我們通常用小棉球覆蓋窩洞,吹干牙釉質干燥呈白堊色。圖示白堊色牙釉質的特寫。
圖2A-31-使用一次性的小刷子,把單組分全酸蝕粘接劑涂布在酸蝕刻后的牙體上面。
圖2A-32-粘接劑固化后,使用專用的充填器把一個微混合型牙本質樹脂小球放入窩洞中。對于像圖中的小窩洞,我們通常只使用一種樹脂充填。但是由于這些窩洞有較高的C因素,當窩洞比較大時,有必要分次充填樹脂。由于牙齒分離過程制造出的可用空間,所以沒有必要用鄰面成型片來修復輪廓。這種病例,強烈建議使用長而柔韌的充填器。
圖2A-33-窩洞填滿后,根據其大小,可以只固化一次。在有問題的這個病例,用鹵素燈固化為60秒。
圖2A-34-用于前牙復合樹脂操作的成型片(條)和拋光條系統。拋光條的粒度由左到右逐漸減小,可以通過不同的顏色識別。
圖2 A - 3 5 ~ 圖2 A - 3 8 -臨床上使用拋光條的各種細節。從圖
2A-35~圖2A-38中,拋光條的粒度逐漸減小。
圖2A-39和2A-40-修復過程完成后即刻觀察。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天然牙的脫水,修復體表現比牙齒組織暗。
圖2A-41-3天后查看修復體。注意牙齒脫水恢復正常,修復體幾乎看不出來。記住,沒有進行預備斜面
來源于牙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