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媒體日前報道,上海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消毒科主任朱仁義介紹,我們戴的醫用防護口罩,可能會接觸病人,可能病人會打噴嚏或者咳嗽,還有一些飛濺物,或者給病人插管的時候,還有一些噴濺物。“一般的顆??谡郑遣荒茏钃踹@種噴濺的。”醫務人員戴的口罩可能一天要戴4個小時,戴著口罩呼吸的時候,口腔會有水蒸氣,口罩會潮濕。醫用防護口罩,除了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以外,一定要做合成血液穿透實驗跟抗濕性實驗。
所以,判定一個口罩能不能用于一線醫務人員的使用,也是要看這三個實驗有沒有做。
N95和KN95口罩區別
KN95口罩是中國標準GB2626-2006中規定的級別之一,對于顆粒物具有過濾效率的口罩(大于等于95%),N95口罩是美國Niosh標準42 CFR 84中規定的級別之一。這兩個級別的技術要求、測試方法等基本一致,在對應標準下過濾效率都可以達到95%。所以KN95口罩和N95口罩從顆粒物過濾效率來說,實際上是一樣的,只是代號不一樣。但需要注意的是,給醫務人員,尤其是給直接接觸新冠肺炎的醫用防護口罩,是N95當中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N95口罩,都是醫用防護口罩。
研究表明,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在臨床意義上,對于預防傳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并沒有顯著差別。所以這也是鐘院士說普通醫用口罩即可,沒必要一定戴N95口罩的原因之一。
很多口罩上都有呼吸閥,很多人認為有呼吸閥的口罩比沒有呼吸閥的口罩好,真的是這樣嗎?呼吸閥會在你呼氣時被氣流吹開,相當于給了呼氣一個專屬的通道,讓呼氣動作能夠更省力地完成,所以有這個閥只會讓你的佩戴體驗更佳,對戴眼鏡的同學更友好,至于損害口罩防護效果則完全是“法盲”一般的說法。
信息來源與網絡,科貿嘉友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