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孕婦的「分娩疼痛」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那么小助手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牙科里那些「疼痛」的事兒吧。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是人們就診的首要原因。口腔科醫生經常要面對「痛不痛」、「有多痛」這些問題。一位口腔醫生感慨:「要不是自己接受了那些治療,我真沒覺得患者有多不容易!從那以后,我開始關注口腔治療的舒適化、無痛治療。」
為此,小助手咨詢了身邊一些口腔醫生,以及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今天就給大家分享:補牙、根管治療、拔牙、潔牙這四項常見治療的疼痛感。
補牙
齲壞淺,疼痛指數:★
齲壞深,疼痛指數:★★★★
齲壞淺的患者,用鉆針在牙齒上鉆洞然后補起來,幾乎沒有痛感,唯一的感覺就是鉆針輕微的震動,這個可以算是最好的治牙體驗了。齲壞深,離神經近的患者,鉆針鉆的時候,可能就會伴隨鉆心的酸痛!部分患者會痛的哇哇大叫,需要麻藥伺候。
小貼士:大家在補牙時有明顯痛感,請一定及時反映,不要硬扛。據一位醫生回憶,他曾接診一位深齲補牙的患者。補牙期間一動不動,一聲不吭,以至于他懷疑那顆牙的神經已經壞死沒有感覺了。然而治療結束后,患者表示「都快痛死了!痛的想昏過去。」及時反饋,有助于醫生做出相應調整。醫患配合默契,讓治療過程舒適化。
根管治療
疼痛指數:★★
根管治療過程中,為把感染的牙神經清理干凈,醫生會反復用一些尖銳的器械,像鉆螺絲一樣鉆到根管中,然后拉出來,再進去,再拉出來,這個過程倒不是那種神經受到刺激的強烈痛感,而是比較鈍的痛。同時伴隨強烈的恐懼感,醫生你究竟鉆完沒啊……還有多久……
拔牙
拔牙時,疼痛指數:★
打麻藥,疼痛指數:★★★
麻藥過后,疼痛指數:★★★★
A 患者是一名口腔醫生,因為害怕拔牙后的疼痛,他的兩顆智齒拖了三年才拔完。他說整個拔牙過程幾乎沒有感覺,但拔牙最大的疼痛源于恐懼。拔牙打麻藥前很緊張,針扎進去的瞬間,感覺就像被捅了一刀。30 秒后就沒有任何感覺了。但在麻藥過后,疼痛感慢慢從骨髓深處滲透出來,接下來的兩三天,都在反復疼痛和啃止痛藥中度過。
B 患者是一位不是拔智齒的大叔,復診時醫生問他拔牙后回家痛不痛時,他說「一般,沒啥感覺。」小助手敬你是條漢子!
C 患者是一個拔了 3 顆智齒的小姑娘,回來拆線時,醫生問痛不痛,她說:「當晚我就去吃火鍋了,沒感覺呀!」嗯……此時好想采訪下 A 患者看到這里的心情如何?看來,個體差異還真是挺大的。不過,小助手這里要插一句,剛拔牙絕對不建議去吃火鍋哦,容易感染。
潔牙
疼痛指數:★★★★★
如果說補牙的痛是局限的、短暫的痛,那么潔牙的痛,就是遍布全口漫長的痛。一位因牙周病需定期牙周治療的患者,醫生建議半年到一年潔牙一次,TA 卻因為害怕疼痛,每次都拖到最后期限才去。
潔牙,就像進行大掃除,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要清潔干凈,想象一下有一根尖尖的東西,不斷的在你的牙齒和牙齦之間游走,伴隨著吱吱吱的尖銳的響聲,還有冷冰冰的水,牙齒要多酸爽就有多酸爽。
不過對于一些牙周情況很好,炎癥不嚴重的人來說,潔牙可能也沒啥不舒服的。在之前《驚了:這些洗牙的「常識」都是錯的?》一文中介紹:潔牙可以使牙齒表面光潔,不易被菌斑附著,還有利于預防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牙齦疾病。醫生建議:根據牙周狀況,每半年到一年潔治一次。
小貼士:痛不是口腔治療所必需,如果你覺得疼痛難忍,不要硬扛,請及時向反映醫生,醫生會酌情應用麻藥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無痛治療得到更好的普及,《沒有疼痛的未來不是夢》,讓更多口腔患者接受到更舒適的口腔治療,不再談治牙而色變。
來源:原創 譚淑儀 史克牙e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