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醫療器械創新網
目前,注射依然是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最佳方式。疫苗和藥物如胰島素都是由大分子合成,會在腸道部位被酸性環境破壞或者被酶解,因而不能用于口服。一些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同樣因為這個原因需要被注射入人體。3M數據顯示,約有10%的需要定期注射的患者不愿意遵守醫囑,其中部分人因為注射藥物有困難或者不能忍受疼痛。另外,用于注射的藥物需要儲存在低溫環境中,且保質期有限。
正是由于針頭注射存在上述系列難題,生物醫藥企業相繼“另謀出路”——致力于開發無需注射的藥物。從高科技含量的機械藥片到簡易的藥物貼劑,小編做了簡單盤點。
機械藥片——披著口服外衣的注射劑
機械藥片提供了一種可能:你只需要服用一個尋常的藥丸,就解決了避免針頭注射引發的疼痛等問題。機械藥物類似于詹姆斯•邦德的微型武器,藥物儲藏在由糖類合成的針頭里,針頭外包裹有聚合物保護衣,以確保藥物在消化道不被降解。
一旦“機械藥片”到達腸道,它的防護涂料會溶解消失,藥丸里的兩個小隔間會打開,其中一個隔層儲藏著檸檬酸,另一個是小蘇打,檸檬酸和蘇打會發生互作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膨脹成球,把糖針推擠至腸壁,在那里分離藥物釋放至血液中。藥片的其他部件會經消化道正常排出體外。
但是這種新型藥劑還處于將來時,目前還沒有投入市場的保證。諾華制藥公司正致力于Rani Therapeutics 的研發,但是他們在一年半至兩年內都沒有測試其可行性的計劃。
口腔速溶劑——只用說“啊”的片劑
Catalent制藥公司一直致力于將疫苗壓縮至片劑的研發。這是一種奇異的藥片,能夠在5秒內在舌下溶解,隨后藥物或者疫苗分子將被口腔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目前,Catalent研發的流感疫苗速溶劑正在進行小鼠試驗。研究員Robert Smith 表示,這就意味著疫苗片劑被放置于小鼠的舌下,這等同于藝術。
更重要的是,Catalent 表示,他們的Zydis片劑在室溫下能夠保存四年之久。這將突破液體疫苗面臨保質期短需要低溫保存局限,是一個巨大進步。雖然現在大多數發達國家低溫儲藏藥物不是問題,但是在相對偏遠和不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仍然是一個難題。
微針貼劑——貼劑界的重磅產品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與佐治亞理工學院共同研發一種只有約1厘米的貼劑。雖然它看起來像小繃帶,但是它不是依靠粘合劑附著于皮膚,而是依靠貼劑上100個小針。每個微型針頭不到1毫米長,由聚合物、糖類和疫苗藥物混合制成。當你將貼劑貼于皮膚上,這些微型針頭能夠溶解進入血液。
貼劑的簡易能夠推進疫苗在醫療保健工作稀缺的偏遠地區推廣。不需要針頭注射能夠減少通過血液傳播的傳染病的感染風險。CDC已經在猴子上試驗了瘧疾疫苗的貼劑,并得到良好效果。現在,研究機構計劃開展臨床試驗,但是這一計劃估計要到2017年才能被實施。
與此同時,3M公司也開發了微針貼劑,與CDC的貼劑大小類似,但是只含12個微針頭,每個針頭約1.5毫米。
這種貼劑的亮點在于,針頭中含有的藥物可以是固體或者液體。這種研發理念基于對需要定期注射患者可以在家通過貼劑接受藥物治療的考慮。3M表示,針頭的數量由藥物、劑量以及擴散至血液中的速度決定。這兩類貼劑已經做好投入臨床試驗的準備,但是尚未找到對此有意向的醫藥公司。
吸入式藥物——做一個深呼吸即可的制劑
吸入式疫苗目前只應用于可吸入流感疫苗的開發,對于其他疫苗該方法還不可行。例如,今年4月,研究人員對可吸入麻疹疫苗進行人體測試發現,雖然它能發揮效用,但是嬰兒的免疫系統仍然是對注射式疫苗反應更強烈。這種差異代表著注射麻疹疫苗更有效果。
對于每天需要注射多次藥物的患者而言,減少注射次數會一定程度上減輕他們的痛苦。例如,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需要注射胰島素兩次,有時候吃飯時間還需要注射額外的劑量。今年2月,一款可吸入式胰島素制劑,Afrezza,在美國市場可購得。但是它在患者中的推廣相對緩慢。原因尚未調研,但是開發商指出,美國聯邦法律對于患者藥物有很多項安全限制。其中,吸煙者和哮喘患者就不能使用Afrezza。這種法律限制足以阻止一些病患以及他們的醫生。
但是可吸入式藥物可能仍然保持一定優勢,特別是出現沒有足夠衛生保健工作者提供培訓的情況。德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宣布,埃博拉病毒可吸入式疫苗能夠保護靈長類動物免受病毒感染。下一階段,它可能被投入到臨床試驗階段。
展望
藥物開發是一個耗時且昂貴的過程。大多數藥物還從未出現在藥店貨架上過。Lipp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公司的負責人 Ralph Lipp說:“實際上,只有10%的藥物獲得了FDA批準,然后才能供病患服用。”C&EN表示,FDA批準新藥物和藥物服用新方式比較謹慎,他們首要關注有著與之前相同研發機理的新藥物。
Catalent的Smith聲稱,他們的公司面臨著其他市場上主要疫苗供應商的反對。這些企業都不樂意將他們的疫苗產品與無針頭注射型疫苗競爭。如果Catalent 口腔速溶劑真正推廣,其他公司的疫苗將面臨多余的尷尬局面。不過,患者可能更傾向于選擇無針頭注射藥物。即便面臨未知挑戰,減少針頭注射的需求仍然在加快替代品的研發腳步。
所以,不久的將來,醫生可能會跟患者說:“這一點都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