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性牙周手術--截根術(三)重點提要
A.見表1。

表1 牙根切除術、截根術和牙半切術的區別
B.根分叉是指多根牙的牙根開始分叉成為多個牙根的部位。在牙周健康狀態下,支持骨組織通常位于根分叉的冠方。當牙周炎發生骨吸收時,將引起不同程度的根分叉病變。
¤¤根分叉病變的分類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以下兩種分類:
1. Hamp等[17]提出:Ⅰ度:根分叉區水平骨吸收<3mm。ⅱ度:根分叉區水平骨吸收>3mm,但未穿通。Ⅲ度:根分叉區水平骨吸收已完全穿通。
2. Glickman等[18]提出:Ⅰ度:病變早期,牙周袋是骨上袋,X線片上根分叉區看不到改變。
Ⅱ度:牙周袋形成,根分叉區的牙槽間隔發生骨破壞,但尚未與對側相通;X線片看不到明顯改變或可看到根分叉區一定程度的改變。Ⅲ度:根分叉區的牙槽骨全部吸收,形成“貫通性”病變,探針能水平通過分叉區。Ⅳ度:根分叉區的牙槽骨全部吸收,形成“貫通性”病變,牙齦退縮,呈隧道樣;根分叉區域清晰可見。
C. 見表2。

表2 截根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D.活髓牙截根術指根管治療前行截根術。無髓牙截根術指截根術前已行根管治療。
¤¤盡管有文獻提出, 在根管治療前行截根術,但大部分的證據支持,截根術前應先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Filipowicz等研究發現,幾乎一半的行活髓牙截根術的患牙在術后6個月牙髓失去活性,術后5年更達到87%。
¤¤雖然根管治療后行截根術可以增加手術的成功率,但有可能在翻瓣后發現患牙不適合行截根術,需要拔除。因此,醫生需把握好適應證,避免不必要的根管治療。如果決定行活髓牙截根術,根管治療應在術后2周內完成。
E.最常見的被截除牙根是上頜磨牙的遠頰根和下頜磨牙的近中根。
¤¤截根術用于多根牙,即上下頜磨牙。醫生術前必須認真對多個方面進行評估,不僅評估患牙是否適合行截根術,還要決定截除哪一個牙根。截根術的成功需要有外科醫生、牙髓科醫生和修復科醫生的良好溝通合作。截根術最常見于上頜磨牙。
決定截除哪一個牙根的影響因素如下:
1. 牙根截除后可以完全消除根分叉區的骨破壞,從而減少牙周病的復發。
2. 截除病變最嚴重的牙根(如骨吸收、附著喪失、齲壞很嚴重等)。
3. 截根后將更有利于患者口腔衛生維護以及醫生進行成功的牙周支持治療。
4. 牙根截除后有利于修復治療,無論制作單冠或作為修復治療中的基牙。
5. 截除根管治療困難的牙根。
6. 截除與鄰牙緊鄰,導致牙間隙狹窄,影響口腔衛生維護或修復治療的牙根。
F. 以前,對于根分叉病變嚴重或預后不佳的患牙,截根術是少數治療方法之一,否則患牙只能被拔除。許多研究比較了嚴重根分叉病變的患牙行截根術和不行截根術的療效。文獻報道的截根術失敗率差別較大,從16%~73%不等,這取決于隨訪時間的長短 。這些研究顯示了一致的一些結論,即隨著隨訪時間的增長,失敗率顯著增加;患者復診的依從性越差,失敗率就越高。可是有兩項研究得出與上述不一致的結論。Carnevale研究發現,在術后3-6年失敗率高于7-11年。Fugazzotto最近的研究顯示,截根術和種植修復的成功率相當。
¤¤另一方面,一項經典的研究發現,患有根分叉病變的上頜磨牙,僅進行刮治和根面平整、牙齦切除術或根向復位瓣術等治療,沒有進行截根術或切除性骨手術,5-24年的保留率達88%。
¤¤上述的研究均對導致截根術失敗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發現牙周病、齲病和根折等均可能影響截根術的長期效果。其中根折是截根術失敗的最常見原因。通常情況下,下頜磨牙的失敗率要高于上頜磨牙。
G.在骨整合技術出現之前,對那些牙周病預后不佳的患牙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這些患牙通常都有根分叉病變,患者對該區域難以行良好的菌斑控制或難以進行牙周支持治療,只能予以拔除。
¤¤大部分的文獻報道種植修復的成功率要高于截根術,可是最近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二者的成功率相當,分別為97.0%和96.8%,作者認為如此高的成功率與良好處理患者的咬合關系以及徹底的、定期的口腔衛生維護密切相關。
H. 牙周炎和肥胖狀態下會產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腦血管意外、類風濕關節炎等全身系統性疾病相關的細胞因子。保持牙周組織的健康將減少宿主的炎癥反應和相關細胞因子的產生。
I.牙膠對根管治療患牙的封閉效果不足。為防止細菌污染,應采用銀汞、玻璃離子等材料進行封閉。
來源于口腔領航
請關注我們的官網:www.wd8s32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