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髓劑是覆蓋于深洞底或牙髓面上所有保護性材料的總稱。它的作用除隔絕外界刺激,控制牙髓炎癥,恢復牙髓健康和功能外,還可促進牙髓自身修復。其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機體和牙髓組織無刺激性,無毒性,以及具有促進和誘導修復牙本質形成的功能是理想蓋髓劑應具備的條件之一,而Ca(OH)2作為蓋髓劑則具備了這些基本條件。
牙髓暴露后,損傷牙髓的理想愈合形式是牙本質橋的形成。牙本質橋的形成是牙髓修復的表現特征。
氧氧化鈣作為蓋髓劑,蓋髓后組織愈合的特點是:
①是以壞死層形成為特性,牙本質橋在 蓋髓劑 下方一定距離形成;
②牙本質橋由骨樣牙本質和管樣牙本質組成,隨著時間延長,骨樣牙本質減少,管樣牙本質增多;
③牙髓組織短期內有輕度炎癥,隨后炎癥消退,牙本質橋下方的牙髓組織基本維持正常狀態,由此可見,氫氧化鈣作為首選的蓋髓材料并廣泛用于臨床,是有依據的,其依據可能在于它具有穩定的促進牙髓、牙本質修復的作用特性。
但是,氫氧化鈣仍有其局限性,作為蓋髓劑的局限性有:
①強堿性造成與之接觸組織發生變性和壞死,具有較強的組織和細胞毒性;
②還需增加一些防腐抗菌、促進黏性、便于操作的藥物成分配制成氡氧化鈣制劑,通常是在制劑中加入碘仿后配制成氫氧化鈣 碘仿制劑 ;
③不阻射X線,常需增加一些X線阻射藥物,便于治療檢查;(皓齒UltraCal XS抗菌性好,具有影像阻射性)。
④蓋髓后短期效果較好,長期則可能引起牙髓退變,以及引起修復性牙本質的持續沉積,嚴重者使根管變窄或堵塞,從而給活髓保存治療失敗病例的繼續治療造成障礙。
為此,人們為了中止氫氧化鈣制劑治療后所發生的持續鈣化過程,尤其對于需利用根管進行牙體修復的病例,在牙根發育完成之后,需及時去除全部牙髓并進行根管充填,因而,外傷的年輕恒牙,活髓切斷術常常只作為過渡性的治療。
來源:口腔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