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估上頜竇囊腫摘除術后二次入路植骨種植術的臨床效果,探討囊腫對上頜竇底提升植骨術的影響。方法 本研究納入在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種植中心就診時X線影像學確診患上頜竇囊腫的32例患者,共33側。33側先行口內上頜竇外側壁入路,摘除部分上頜竇囊腫壁,使其開放后自行萎縮,關閉口腔黏膜入路;3~6個月后二次入路行上頜竇底提升植骨術,同期或延期植入種植體;所有患者均已完成種植修復。通過回顧從囊腫摘除直至最后一次復診的診療過程,結合具體病例討論術中術后并發癥、種植體存留率,分析上頜竇囊腫的病理分型。結果 共摘除33側上頜竇囊腫,囊腫摘除術后平均(4.5±1.5)個月(2~8個月)行二次入路上頜竇底提升植骨術,同期或延期行種植體植入術,共植入62枚種植體。種植術后平均(10.8±2.7)個月(5~17個月)行種植體上部結構固定修復。以摘除上頜竇囊腫時間為基線,患者隨訪平均(30.9±11.5)個月(12~56個月),隨訪期間3枚種植體因骨結合失敗脫落,種植體的存留率為95%(59/62),隨訪期間未見囊腫復發。上頜竇囊腫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多見,通常位于上頜竇底壁,呈球狀或半球狀。33側上頜竇囊腫中,24側病理診斷符合或基本符合上頜竇黏膜囊腫,5側確診為黏液囊腫,4側未確診為上頜竇囊腫。結論 不摘除上頜竇囊腫直接種植有潛在風險,囊腫摘除后上頜竇底植骨種植效果可預測性好。
轉:中華口腔醫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