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反應牙周部分健康狀況,主要說明人群中需要進行牙周治療的情況。
工具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牙周探針(WHO,1978),即直徑0.5mm,尖端為小球形,帶有刻度的探針。
檢查項目
牙齦炎、牙結石、早期牙周病、晚期牙周病。
診斷和記分標準
0=牙齦健康,齦溝深度在3.5mm以下,無牙石,探診后不出血;
1=牙齦炎,齦袋深度在3.5mm以下,無牙石,有一個以上部位探診后出血;
2=牙結石,齦袋深度在3.5mm以下,一個以上部位有齦上石或齦下石;
3=早期牙周病,有一個以上齦袋深度在3.5~5.5mm之間;
4=晚期牙周病,有一個以上齦袋深度在5.5mm以上;
9=無法檢查;
X=除外區段。
個人牙周治療需要記分:
0=不需要治療;
1=需要口腔衛生指導以改進個人口腔衛生狀況;
2=需要口腔衛生指導、潔治;
3=需要口腔衛生指導、潔治、復雜的牙周治療。
牙周檢查記錄的內容:
牙齦炎:牙齦充血,或探觸出血,無牙周袋(或有假袋)。
牙周炎I°:牙周袋≤4mm,附著喪失≤2mm,牙槽骨喪失≤1/3根長,牙齒一般不松動。
牙周炎II°:牙周袋≤6mm,附著喪失≤5mm,牙槽骨喪失≤1/2根長,根分叉區可能有輕度病變,牙齒可能略有松動。
牙周炎III°:牙周袋>6mm,附著喪失>5mm,牙槽骨喪失>1/3根長,根分叉受累 II~III,牙齒一般明顯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