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支抗系列:植入部位、危險因素、植入角度及支抗釘選擇
根據骨類型,骨密度,牙根間距、粘膜厚度不同,把上下頜分為不同區域,分別用紫橙藍黃四種顏色標記,這些區域就是傳統的可植入部位,每個部位所選擇的支抗釘也相應會有所差異
上下頜前牙區(11、12或者23之間,具體根據CT和患者頜關系決定):
危險因素:此處無重要血管神經,相對安全,但牙根間距較小,避免傷及牙根植入位置和角度:應從膜齦聯合處或其牙合方植入,大約距離牙槽嵴頂5-6mm的位置,
原因
①此處牙根間隔最大;
②避免植入后粘膜覆蓋;支抗釘位于牙根之間,與牙體長軸成30-45°角
大小:由于前牙區牙根間距小,骨質疏松,宜選用6×1.4mm,且無切削尖設計支抗釘
上下頜磨牙后區(56之間居多):
危險因素:此處無重要血管神經,相對安全,但牙根與上頜竇較近,避免傷及植入位置和角度:應從膜齦聯合處或其牙合方植入,大約距離牙槽嵴頂5-6mm的位置,
原因
①此處牙根間隔最大;
②避免植入后粘膜覆蓋牙根之間;支抗釘位于牙根之間,與牙體長軸成30-45°角
大小:由于后牙區牙根間距相對較小,骨質疏松,但承受力值較大,宜選用8×1.4mm,且無切削頭設計支抗釘
顴牙槽嵴(成人多在67之間,未成年多在56之間或6上方,根據CT確定)
危險因素:此處植入容易穿破上頜竇底,植入角度需注意;骨質較為堅硬,支抗釘易折斷
植入位置和角度:在不滑脫的基礎上越平行于骨面越安全。要根據顴牙槽嵴的斜度決定植入角度,為避免滑脫,
可先垂直于骨面植入,在調整方向斜向上,一般植入角度向牙合面旋轉60°-70°
大小:由于此處骨質堅硬,宜用10×2.0mm,且支抗釘尖端應有切削頭設計,以切削骨碎屑,利于植入腭側牙根之間
危險因素:腭大動靜脈及神經出腭大孔后在距齦緣5-15mm距離向前直至切牙孔,植入部位不應超過第二磨牙的遠中,
以免傷及腭大孔;患者張口有限,會行成植入角度,容易觸碰牙根
植入位置和角度:牙根之間,冠狀面斜向下,避免過于水平未鉆入牙槽間隔,距離齦緣5mm處,
支抗釘與牙根成60°-70°角
大小:宜選用8×1.4mm支抗釘,并用彎機頭植入工具,以免支抗釘觸碰牙根
腭中縫兩側
危險因素:腭中縫植入易穿破鼻竇;腭中縫尚未完全融合者,請離開中線5mm以上
植入位置和角度:垂直于骨面
大小:宜選用8×1.4mm支抗釘,并用彎機頭植入工具,方便垂直骨面進入
下頜骨外斜線
危險因素:骨密度大,硬度高,種植體易折斷和骨裂紋出現;位于前庭粘膜區,種植體易被覆蓋,造成操作困難
植入位置和角度:67之間膜齦聯合處,翻瓣后使用0.5mm的鎢鋼球鉆鉆透骨皮質,深度大約0.5mm(球鉆頭部沒入即可),
然后使用彎機頭植入工具,平行于牙根植入,不要向舌側傾斜,以免傷及牙根
大小:骨皮質厚,密度高,宜用10×2.0mm支抗釘,并配合彎機頭植入工具
來源:360護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