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黨代表通道”,中日友好醫院王辰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社會有一點誤區,認為醫患關系的醫療行為好像是一種服務,甚至有點像商業服務,這在根本上是不對的,醫療問題的本質是照護,而不是服務。這個照護和服務在本質和內涵上是完全不同的。
王辰院士的話可謂一針見血。服務與商業、買賣、消費相伴隨,照護與關懷、撫慰、治愈相伴生。盡管只有兩字之別,卻差之千里。
把看病當成買賣和消費的大有人在。前段時間,發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搶救時剪壞病人衣服遭索賠”事件,患者父親向醫院索賠1500元,后在民警的調解下,患方獲賠1000元。這位父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一碼歸一碼,醫院提供的是有償服務。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醫者撫慰生命,生命尊重醫者,這原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關系,卻在部分人心中已經異化為了消費關系。很多患者認為,我到醫院是花錢看病的,既然花了錢,就屬于消費行為。我就是消費者,醫生治不好我的病,必須賠錢;工作中有疏忽,必須賠償;人沒救過來,必須償命。
這樣的觀點和邏輯是非常荒唐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可以交易買賣,唯獨人的生命除外。你花了錢可以買來你喜歡的任何商品,但你的生命和健康是花錢就能買來的嗎?如果把看病當成商業交易,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對醫生的侮辱。
醫院不是酒店,醫護不是服務員,除非你把自己當盤菜。醫療的本質是照護,這樣的定位和價值觀不僅是醫療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石,更是人民群眾健康得以更好保障的根本。
來源:原創 淅水 三甲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