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口腔醫學網
窩溝封閉目前被認為是預防齲齒最好的方法,誠然。作為牙醫不能因為窩溝封閉誤導了家長,很多家長誤認為孩子六齡牙已經窩溝封閉,進了防齲的保險箱,應該可以高枕無憂了。
筆者最近門診中經常發現這樣的一些案例,不得不提醒廣大牙醫工作者和家長們,希望引起重視。
1窩溝封閉后齲齒的發病率更高了
窩溝封閉最重要的環節是粘結,粘結效果的好壞取決于醫生在操作過程中隔濕的好壞。隔濕效果做不好,粘結力就差,此時窩溝封閉劑更容易脫落。窩溝封閉劑一旦脫落,齲齒的發病率比不做窩溝封閉的兒童還要高。
2顳下頜關節病的發病率增高
窩溝封閉后,醫生需要對封閉劑進行調磨,去除咬合高點。筆者最近在臨床上發現青少年顳下頜關節病人,他們1年前做過窩溝封閉,窩溝封閉劑明顯高出于咬合
面,形成咬合支點,時間長了以后,兒童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癥狀出現了,開閉口過程中出現了彈響,甚至頭痛,患兒很痛苦。這不會是不謀而合吧?
在此有需要提醒各位家長:
a盡量在正規的口腔醫院、診所進行窩溝封閉,保證操作的效果:隔濕充分;精調細磨。
b窩溝封閉后每半年復查一次,檢查窩溝封閉劑是否還在,找同一個醫生檢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