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牙醫正畸實戰研修班將于11月8日在上海舉行,我們將推出一系列會前特刊對研修班的主要精華進行預告及預熱。
本次培訓班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將經典理論與前沿理念融合,從具體矯治體系入手,達到破除誤解,重塑矯治理念的目的。
托槽位置的精確粘貼為什么重要?
今天,直絲弓體系事實上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與方絲弓體系更加強調通過精細的弓絲彎制達到控制相比,直絲弓更強調通過托槽的精確粘貼達到牙齒的精確控制。正如發明MBT直絲弓矯治器的Bennett所說“過去,弓絲彎制最好的醫生獲得最好的矯治效果;而現在,是托槽定位最好的醫生獲得最好的矯治效果”。
托槽間接粘貼的優勢
若果在口內直接粘貼,要想獲得托槽的精確定位,需要消耗資深醫生大量的椅旁操作時間,而對于缺乏經驗的初學者也很難通過直接法一次性獲得理想的托槽位置。
對于資深醫生,間接粘貼的主要優勢在于節約寶貴的椅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單位時間內接診更多的患者。如果有得力助手協助,可以節約1/2-2/3的椅旁時間 [1]。
對于初學者,間接粘貼無疑可以帶來更精確的托槽定位。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克服初學者對粘貼托槽的恐懼和緊張心理。初學者可以在口外模型上從容的操作,充分的準備,良好的視野都保證了托槽的合理位置。這樣既保證了療效,在面對患者時也具備了信心和從容。
托槽定位的要點
直絲弓托槽的定位具有普遍性標準,即通常粘貼于臨床冠的中心。但不同的直絲弓體系又有一定的差異,比如目前流行的MBT體系有自己的位置標準。而在矯治前牙深覆合或開合患者時,前后牙的托槽位置也可能需要相應的調整。這些都不是簡單的“臨床冠中心”可以概括的,需要系統性的學習和體驗。
如何在醫院、門診因地制宜開展間接粘貼
目前來看,間接粘貼并不是一項繁瑣或者需要大量額外專用裝備才能實現的技術。醫院、門診都可以因地制宜,使用科室現有材料,達到托槽精確粘貼的目的。比如即使沒有壓膜機和專用膜片,僅僅使用常規的硅橡膠印模也可順利完成間接粘貼。
來源:原創 常青藤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