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優秀正畸病例賞析--用微種植體避免III類下頜前突患者的上頜手術
單頜手術較雙頜手術創傷小,更可預期。然而對許多骨性III類患者來說,只進行下頜手術可能不能完全達到理想的側貌,所以需要雙頜手術和上頜順時針旋轉。III類患者常有上頜后牙伸長特別是第二磨牙伸長,一來限制了矯治中的下頜后退,二來可能導致面部不對稱。由上頜磨牙伸長引起的這些問題可以用支抗釘解決。通過糾正上頜合平面,可能避免雙頜手術僅需僅需單頜手術。
患者 女 18歲
主訴:前牙反合
檢查診斷
患者側貌為凹面型。頭側分析顯示,患者為骨性III類,下頜前突(Pog to N-perpendicular, 10.8 mm; ANB, −5.8°),上切牙前傾(upperocclusal plane to upper incisors, 51.0°),切牙后傾(lower occlusal plane to lower incisors, 80.5°),合平面平坦(upper occlusal plane to FH, 7.5°)。口內檢查,患者為III類咬合關系,前牙和后牙反合,上頜第二磨牙伸長。全景片顯示,第三磨牙阻生。頭顱正位片顯示由于右磨牙過度萌出導致合平面傾斜。患者下頜向左偏斜,下牙列中線左偏。由于牙槽橫向補償,上切牙向左側傾斜。
根據上述發現,患者被診斷為骨性III類錯頜畸形,下頜前突,面部不對稱。
治療目標
由于患者有輕度擁擠、后牙反合以及上切牙前突,我們計劃在術前正畸中拔除上頜第一前磨牙,手術后移下頜骨。
治療選擇
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雙頜手術包括下頜手術和上頜的順時針旋轉。第二種方案是下頜手術和術前正畸期間壓低上頜后牙。為了簡化手術并實現美觀的面型,選擇了第二種方案。具體方案如下:
1)拔除上頜第一前磨牙和下頜第三磨牙;
2)術前正畸期間壓低上頜磨牙;壓低右側后牙多于左側后牙以解決合平面橫向傾斜;
3)重新評估是否能通過單頜手術重復后移頦部;
4)進行下頜后退手術糾正矢狀向骨關系;
5)完善術后正畸治療以獲得理想的咬合關系。
治療過程
拔除上頜第一前磨牙后,上牙上0.022-槽溝的托槽。考慮到上牙列關閉間隙需要的時間,下頜托槽在上牙初始排齊整平后安裝。在10個月的治療后,在雙側腭部各植入一枚8mm長的支抗釘。用從支抗釘到上頜第二磨牙舌側扣的橡皮鏈壓低上頜磨牙。為了解決合平面傾斜,較左側更多地壓低右側磨牙。14個月的治療后,完全關閉了拔牙間隙,且上頜磨牙被壓低(Figure 3)。在術前正畸后,上下切牙角度達到正常范圍內(upper occlusal plane to upper incisors, 59.1°; lower occlusal plane to lower incisors, 78.2°; upper occlusal plane to FH, 13.1°)。重新評估后確定可以進行單頜手術獲得美觀面型。在手術10個月后移除矯治器。總的治療時間為24個月。1周內開始應用Hawley保持器。
治療結果
患者獲得了顯著的面型改變。前突的頦部獲得了適當的后移。下頜后退了大約10mm。頜骨矢狀向關系獲得了改善(Pog to N-perpendicular, −0.5 mm; ANB, −0.1°),面部不對稱問題被糾正。獲得了I類尖牙關系和II類磨牙關系,獲得了理想的覆合覆蓋。獲得了一致的牙列中線。
正畸治療6年后,患者沒有不適且維持了穩定的咬合關系。
總結
正畸正頜聯合治療對改善美觀有顯著的作用。由磨牙伸長引起的對手術的干擾和合平面傾斜可以用支抗釘糾正,就像這位患者,避免了雙頜手術的需要。
來源: Skywalker 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