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優秀正畸病例賞析--上頜側切牙缺損的病例介紹
介紹窩溝內陷屬于牙齒發育異常,其中鈣化組織如牙釉質和牙本質嵌入牙髓腔。這種形態改變在上頜恒側切牙中更為常見,這類變異的牙齒更易發生齲壞和牙髓改變。
方法
本病例報告描述了一位上頜側切牙窩溝內陷的患者。上頜右側切牙已經進行了根管治療,而上頜左側切牙則有根尖周病。另外,患者患有II類1分類錯合畸形,前牙開合,后牙反合,下頜左側第二磨牙受影響。
結果
正畸治療包括拔除上頜側切牙和2顆下頜前磨牙,建立適當的覆蓋和覆合,良好的牙弓協調性和咬合穩定性。
結論
治療結果穩定,6年隨訪后評估。
窩溝內陷是一種牙齒變異,其中釉質的發育受到影響。它的發生是由于釉質上皮深入牙乳頭,導致牙冠的缺陷。據報道發病率從0.17%到12%。它可能會影響乳牙列和永恒牙列; 最常受影響的牙齒是中切牙和側切牙,主要在上頜牙弓中。
由于窩溝內陷是一種解剖變化,它會使受影響的牙齒在萌出后不久對齲損和牙髓改變高度敏感。窩溝內陷的治療有很多。如果牙齒健康,建議使用窩溝封閉劑來保護內陷牙齒。如果沒有牙髓暴露的齲壞組織,可以進行修復治療。如果存在牙髓受累,采用直接牙髓加蓋或牙髓切斷術的保守治療方法。牙髓治療或拔牙也是一種選擇。
這個案例報告描述了一個拔除窩溝內陷的上頜側切牙和2顆下頜前磨牙的正畸患者,以及6年的隨訪。
診斷和病因
患者是一名12歲5個月的女孩,主訴是上頜牙列擁擠和前牙開合(圖1)。同時講話也受到了影響。無顳下頜關節癥狀。曾有過上頜擴弓和前牙排齊的正畸治療史。
口外照顯示側貌凸,鼻唇角鈍,頦唇角銳和唇被動閉合。面部基本呈三等分。
口內分析顯示呈II類1分類錯合畸形,前牙開合2mm和覆蓋3mm(圖2)。左側的后牙存在反合。上牙弓擁擠度2.5mm,下牙弓擁擠度1mm。中線一致。下頜前牙區牙齦稍有退縮。
全景X線(圖3)顯示所有牙齒均存在,包括第三磨牙的牙胚。左下頜第二磨牙近中阻生。X線片顯示以前根管治療的上頜右側切牙(據報道有窩溝內陷),對側切牙有根尖周圍病變以及窩溝內陷的典型影像學表現。上頜中切牙的根部顯示先前存在的吸收。頭影測量分析顯示上頜骨和下頜骨矢狀和垂直關系正常。上頜和下頜門牙過度唇側傾斜。
治療目標
治療目標包括獲得理想的覆蓋和覆合,糾正橫向偏差,排齊整平牙列,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功能。
治療方案
考慮了以下治療方案。
1、拔除窩溝內陷的上頜側切牙和下頜第二前磨牙。
2、拔除4個第一前磨牙和后縮前部,以及對上頜左側切牙進行根管治療。
3、使用骨骼支抗矯正II類前牙開合和下頜第二磨牙的傾斜。
經過考慮,選擇方案1拔除上頜側切牙和下頜第二前磨牙。由于早期牙髓壞死,這些根部的牙本質很薄,因此在正畸運動過程中上頜側切牙極易發生牙根外吸收。同時設計上頜尖牙的側向移動。為了改善診斷方案和治療結果,考慮到拔牙方式的獨特性,我們對此病例進行了數字化設置(圖4)。
治療進展
將帶環放在第一磨牙上并與剩余的牙齒一起連接。Preangulated Roth托槽在上頜恒尖牙上倒置以使這些牙齒根部正確定位。
一個不銹鋼可摘式的透明條被置入以幫助矯正后牙反合。
下頜放置一個下頜舌骨弓用于豎立左側第二磨牙。將頰面管粘合在受影響的磨牙上,然后用連接第一和第二磨牙的節段式被動0.020英寸不銹鋼絲,放置鎳鈦開口螺旋彈簧以使該磨牙向遠中傾斜。此外,刺球粘在下頜門牙的舌面上,以控制舌頭的位置。
使用0.014英寸和0.016英寸的鎳鈦弓絲以及之后的0.016英寸,0.018英寸和0.020英寸的不銹鋼弓絲進行排齊和平整。然后拔牙,并開始上頜間隙閉合(圖5)。
接下來,4顆上頜前牙一起移動,下頜對齊完成; 上下牙弓置入0.019×0.025英寸的弓絲,利用具有250至300g力量級的超彈性鎳鈦彈簧的滑動力學來促進間隙關閉。然后,進行釉質成形術以改善上頜尖牙的形狀和大小。
此時,拍攝隨訪的根尖片(圖6)。這些圖像表現出根吸收增加的證據,特別是在先前已經診斷出根部縮短的上頜中切牙中。因此,牙齒移動被暫停了90天,然后逐漸恢復,每隔2個月進行一次正畸復診。
下頜左側第二磨牙直立的射線照相隨訪也完成。使用開放螺旋彈簧五個月后,該牙齒也置入不銹鋼弓絲。此時去除下頜舌弓(圖7)。
間隙關閉后,置入0.019×0.025英寸的弓絲。II類頜間彈力牽只進行2個月,以防止進一步的牙根吸收。
治療完成后,上下頜牙列采用固定保持器,此外還有一個可摘式的Hawley矯治器在上頜牙弓中。由于先前的選擇性釉質塑形結果良好,此時不需要對上頜尖牙進行額外的成形。上頜第一前磨牙的腭尖也達到平衡,達到了良好的咬合功能。
治療結果
治療的總體目標得以實現(圖8)。總治療時間為36個月。面部方面表現出充分的唇閉合和愉快的微笑。切牙運動后有一些唇縮回。覆蓋和覆合良好,并且上下牙弓相協調(圖9)。I類磨牙關系得以實現。左側后牙反合得以矯正。下頜第二磨牙成功直立。
最終的X線評估(圖10)表現出良好的根并行性。上頜中切牙有嚴重的牙根吸收。然而,臨床上這些牙齒的牙周穩定性良好。頭影測量分析顯示上頜骨和下頜骨門牙的傾斜度和位置良好。在治療期間觀察到幾乎沒有骨骼改變。
6年后治療結果保持穩定(圖11,圖12 ; 圖13)。可以觀察到穩定的間隙關閉,正常的覆蓋和覆合,上下牙中線一致,微笑美觀。建議完美替代了拔除的側切牙。正畸治療后進行牙齒美白。
頭顱測量疊加(圖14)顯示,面部特征在治療過程中發生變化,并在6年的隨訪評估中保持穩定。上頜骨和下頜骨的區域疊加也表明治療期間的單純牙齒移動和骨骼穩定性。在后續檢查中獲得并維持適當的覆蓋和覆蓋(表格)。
結論
這個案例報告表明,當正確診斷時,上頜側切牙窩溝內陷的患者可以通過拔除這些牙齒和正畸治療關閉間隙進行治療; 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選擇。這個案例證明前牙的生物學替代從美學角度、牙周角度和功能角度是成功的。在長期隨訪中觀察到的積極結果證實了這種治療方案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