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運動的復雜性,大家真的懂嗎?
下頜骨是頜面部唯一可動的骨結構,它的運動由兩側的顳下頜關節和前部的咬合接觸引導。
該處特殊的解剖結構,決定了下頜運動具有獨特的復雜性:
1,兩側顳下頜關節通過下頜骨連在一起,運動時左右聯動,如圖:
2,顳下頜關節的關節窩遠大于關節頭,關節頭周圍有大量的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包繞,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如圖:
3,牙列的咬合接觸狀態復雜、易變,進一步加劇了下頜運動的復雜性,如圖:
Posselt繪制出了理想情況下的下頜運動范圍圖,呈左右對稱的錐狀,成為Posselt’sEnvelop。
該圖指示的是下頜運動的最大范圍,日常的咀嚼、吞咽、說話等動作均發生這個范圍內,如圖:
為了評估咬合接觸對下頜運動的引導作用,一般從Posselt’s Envelop中選擇三個點來檢查咬合狀態,分別是前伸接觸和左右側方接觸,如圖:
前伸接觸是上下頜切牙切緣相對時的接觸狀態。
側方接觸是左側或右側尖牙牙尖相對時的接觸狀態。
需要明確的是,上述三點只是保證咬合檢查時的一致性而采用的參考點,下頜運動實際的軌跡遠比它們復雜,具有高度可變性,如圖:
更重要的是,由于關節頭在關節窩運動的自由度大,如果下頜在運動過程中遇到咬合干擾,它會主動避開。
這個躲避動作會對口頜系統造成潛在的傷害,而此時無法通過咬合紙等常規手段檢查出來,如圖:
因此,下頜運動的復雜性導致調禾時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在實施調He,尤其是天然牙的調He時,需要采取謹慎的態度。
來源:原創 李中杰 咬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