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美國紐約的牙科醫生Sanford Christie Barnum 發明了橡皮障
組成裝置
橡皮布、打孔器、橡皮障夾、橡皮障夾鉗和橡皮障支架
如牙線、潤滑劑、彈性繩、隔離紙巾、暫封材料、吸引器、剪刀、咬墊等。
橡皮布(rubber sheet )
邊長為150mm 或125mm
厚度:薄(0.15mm) 、中(0.20mm )、厚(0.25mm) 、加厚(0.30mm) 和超厚(0.35mm)
打孔器(rubber dam punch )
單一孔徑型
孔徑可調型:0.5 1.0 1.5 2.0 2.5mm
橡皮障夾(rubber dam lamps )
作用:固定橡皮布 牽拉組織
結構:分為弓部和夾臂
兩個夾臂由弓連接起來, 夾臂向外伸展的部分稱為翼,
夾臂卡抱牙齒的部分稱為喙
夾臂上有孔以便于被夾持。
有翼(winged clamps ) 和無翼(wingless clamps )
一類是水平方向的喙, 卡抱在牙齒平齊或高于齦緣的部位。另一類則是彎向根方的喙。
按照適用的部位分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用三類。
前牙用的:有兩個弓,又稱為蝴蝶夾。
前磨牙和磨牙用的:外形相似,不同之處是喙的長度,分別與所夾持牙齒的頸部直徑相適應
橡皮障夾鉗:用于安裝或拆除橡皮障時撐開橡皮障夾。
橡皮障支架
固定并撐開橡皮布
U形或環形
不銹鋼支架或塑料支架或可折疊的特殊塑料支架
安裝前的準備
所需隔離的牙齒
橡皮布的固定方式
需隔離牙齒的位置和數目取決于治療需要
l牙髓治療、窩溝封閉或單個牙合面洞充填,一般只需要隔離患牙;
l后牙鄰牙合面洞的充填修復,隔離患牙和相鄰牙
l前牙區或乳牙,為了視野清楚和增加固位,隔離多個牙
l使用橡皮障夾
l使用牙線、彈性繩、橡皮條和楔子
l或僅依靠橡皮布本身的彈性
去除周圍的牙石和增生的牙齦,以形成良好的封閉
去除有滲漏/銳尖的充填體,修整充填體懸突
缺損面積大的牙齒,需完成假壁的制作或安放正畸帶環
有可能在操作中觸痛牙齦,應考慮局部牙齦浸潤麻醉
用咬墊撐開上下牙列
橡皮障的安裝
選擇橡皮布
打孔: 打孔的大小和各孔的間距
l合適的孔徑應該是橡皮布在安裝過程中不會撕裂的最小的孔
l打出的孔是完整的圓形,否則易撕裂
l多個牙需要隔離,孔間距離取決于牙間隙的寬窄。正常情況下間隔為2 ~ 3 mm 。
打孔的位置
l橡皮布的中央區域略偏牙齒所在象限
l橡皮障安裝好后,上緣需露出患者鼻孔,下緣和左、右邊緣蓋住口腔。
安裝方法
翼法(Wing Technique)
橡皮布優先法(rubber first)
橡皮障夾優先法(clamp first)
弓技術(bow technique)
在口外橡皮障支架撐開打好孔的橡皮布
將橡皮障夾的翼穿過橡皮布的孔并用橡皮障夾鉗撐開
將橡皮障夾和橡皮布一同安放到隔離牙齒的頸部
l橡皮障夾的喙應位于牙齒的外形高點下方,與牙齒有四點接觸
撤除橡皮障夾鉗用鈍頭器械(如水門汀充填器的扁鏟端) 將兩翼上方的橡皮布翻下, 使橡皮布的孔緣緊貼所隔離牙齒的頸部。
鄰面用牙線幫助橡皮布通過接觸點
第一步的操作也可放在最后。U 形橡皮障支架的開口朝向上方, 橡皮布的上緣可以固定得略松或折疊以免遮擋鼻尖。為口內操作時間最短的一種方法, 因此最為常用。

雙手撐開橡皮布,將孔套入隔離牙齒并推向牙頸部,若有兩個以上的牙和孔,應從遠中向近中一一套入。
選擇合適的橡皮障夾,用夾鉗將其固定到牙頸部。
用橡皮障支架將橡皮布游離部分在口外撐開。
前牙需暴露多個牙齒時用此法較方便。
缺點是
l橡皮障夾可能夾破橡皮布,
l需要助手的配合
也可不用橡皮障夾只用彈性繩或楔子等固定

橡皮障夾固定在牙頸部,弓位于隔離牙的遠中。
將打好孔的橡皮布撐開,從橡皮障的弓部套入。因此需要打較大的孔。
用水門汀充填器的扁鏟端將橡皮障夾夾臂上方的橡皮布翻下,使之貼于牙頸部。鄰面用牙線幫助橡皮布通過接觸點。
用支架撐開橡皮布。
優點
l可直視下放置橡皮障夾, 減少對牙齦組織的損傷
缺點
l需用彈性好的橡皮布
l打較大的孔
l為防止夾子滑脫后誤吞 須將牙線拴在弓部。
將打好孔的橡皮布撐開,套入合適的橡皮障夾的弓
翻轉橡皮布,露出橡皮障夾夾臂,用橡皮障夾鉗撐開橡皮障夾。
直視下將橡皮障夾固定在隔離牙的頸部,弓位于遠中。
將橡皮布拉下套入隔離牙的頸部。
用水門汀充填器的器的扁鏟端將橡皮障夾夾臂上方的橡皮布翻下,使之貼于牙頸部。
用橡皮障支架撐開橡皮布。橡皮障支架的位置放在橡皮布的上方或下方均可
單個牙齒,則先用橡皮障夾鉗取下橡皮障夾,然后將橡皮障支架和橡皮布一并取出即可。
如果是多個牙齒,則需先用剪刀剪除牙間的橡皮布, 再除去橡皮障夾,將支架和橡皮布一并取下。 橡皮障應用的作用
l隔濕
l隔離感染
l防止誤吞誤吸
l視野清晰
橡皮障臨床應用的相關問題及討論
安裝橡皮障前是否需要局部麻醉
l活髓牙
l死髓牙
l漂白治療牙
安裝有困難的病例
對于剩余牙體組織過少或牙冠外形固位力
差的患牙,可以選用高固位力的橡皮障夾,或將橡皮障夾的喙部進行調磨改形,使其喙部能卡抱于齦下根面;也可用樹脂在患牙牙冠缺損處制作固位突或假壁,以利橡皮障夾的卡抱固位;必要時還可行冠延長術。也有將橡皮障夾固定于鄰牙的方法。
對烤瓷冠或全瓷冠上橡皮障夾時,要避免
夾在瓷冠邊緣,應將喙部卡抱于冠邊緣的齦方。如果有全冠的牙齒只是作為橡皮障的固位牙而非待治療牙時,可以直接將橡皮障夾墊著橡皮布夾在該牙上(橡皮布上不打孔),以減少橡皮障夾對冠的損傷
固定橋的基牙因為治療需要上橡皮障時,
可以將固定橋看作為一個整體,在橡皮布上打一個大孔,用鄰牙固位
有口呼吸習慣的病人,可以在橡皮障安裝完畢后,在術區以外覆蓋口腔的橡皮布上另外剪出孔道,使口腔內外有從而緩解呼吸不暢的問題。
唾液滲漏問題
有些情況下,橡皮布的打孔處不能緊貼所顯露的牙齒頸部,唾液可以從縫隙滲漏進入術區,或治療中液體也可漏人口腔。這時可以用一些氧化鋅類暫封材料、水門汀、牙周塞治劑、紅膏等封閉滲漏處。
于全身情況
較差的患者、老年患者或者有精神疾患的患者,需要隨時觀察全身情況的變化和患者的反應, 因此這些患者不宜安裝橡皮障。
橡皮障夾的卡抱力量對組織和修復體有潛在的損傷可能性。易受損的薄弱部位為邊緣齦、牙頸部牙骨質、金屬全冠和瓷冠的邊緣等。
在操作過程中,要密切觀察,謹防橡皮障夾的滑脫,進而導致誤吸等嚴重不良后果。如果采用橡皮障夾優先法,即橡皮障夾先于橡皮布安放在口腔中的方法,應將約40~50cm 長的牙線纏繞在夾子的弓部并將牙線牽至口外以防止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