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金邊大學研究人員用二氧化硅和氧化鋯等混合納米顆粒制成可修補牙齒洞隙的復合樹脂,比金屬替代品更類似于牙本質,且不會使牙齒松動或斷裂。這種納米復合樹脂或將引發下一代牙科材料技術。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技術動向》上。研究人員說:“這只是一個開始。新型應用納米技術的牙科材料將很快用于幫助牙齒自我修復、重建牙釉質和防止細菌感染。”
自從10年前引入納米復合樹脂,工程師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其他納米技術安全地用于牙醫診所。產品包括由碳納米管制成的抗菌劑;應用于口腔內與癌癥特異性抗體相結合的量子點,如果其檢測到任何有問題的細胞就會發光。
該論文合著者之一、塞阿拉聯邦大學阿毛里·雅爾德保拉說:“結合不同介質的納米粒子來修補釉質和牙本質,是提高樹脂修復質量和壽命的關鍵。有個觀點認為,在牙科材料中加入納米顆粒,可通過其長期的釋放來預防和控制口腔疾病。”
雖然納米牙科技術發展迅速,安全性和成本仍是其進入市場的障礙。由于一些納米材料可能對健康細胞有毒害作用,因此,任何新的納米材料被用于牙科治療之前,都需要正式的臨床試驗才可以獲得批準。患者也需要被告知,治療中將使用納米材料及其可能產生的任何副作用。這項新技術也可能比較昂貴,如果認為這種治療是美容項目的話,保險公司可能不會考慮賠付保單,他們認為復合樹脂材料屬于自付費用項目。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障礙將來可以克服,這種新的納米牙科產品幾年后會被廣為采用。
來源于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