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業,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雇用員工少。然而,一個小診所,只要它在正常運營,它所面對的無論是臨床醫療服務還是經營管理,在種類和內容上,與大的門診部和醫院是一樣的。但是,與大門診部、大醫院分工細化,用人專一不同,小型診所的員工必須是“一肩頂起半邊天”的多面手。因此,要想把診所做精,一項關鍵內容就是人事之精。下面,我想用幾個具體的方法來談談如何做精人事。
充分提高團隊工作效率
對于小型診所來說,如何精用員工涉及方方面面的方法和內容。這里我僅從如何充分提高臨床團隊工作效率的角度,介紹一種精用團隊的方法。
大家都清楚,一個小診所的口腔醫師可能就一兩個或兩三個;直接參與椅旁臨床服務的醫師助理(國內稱護士),也就一兩人或三五人。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游走護士和醫師組成的輔助性兩手操作組合或椅旁醫師和護士組成的四手操作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中,如果我們從每個治療項目所創造的產值量來分析,醫師所創造的產值遠大于護士。換句話說,醫師每分鐘的產能價值是團隊中最高的。因此,從工資支付的角度來看,醫師的工資高于護士。
要想“精用”這個團隊,最大限度地提高團隊工作效率,做到“用人有所值”。就必須確保:①醫師的每分鐘都用在只有醫師才能做的、高價值的工作上。不要安排醫師從事他人也能完成的工作。②最大限度地擴展醫師助理的臨床工作范圍和內容,提高其生產效能。在做精人事上,要同時體現這兩個理念。我見到許多醫師在經營自己診所的過程中,使用了各種各樣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游走醫師搭配椅位助理的方式。即醫師游走于多個椅位,集中時間和精力在只有醫師才能做的高價值工作和醫療操作上。醫師助理(或護士)則固定在椅位旁(或治療室內),從事全部治療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與接診患者的溝通交流;口腔預防保健知識、方法和用品的宣傳;咨詢、引導患者就位;病史收集、X線片拍攝與顯示、治療項目的確認;治療器械、材料、椅位的準備;患者口腔狀態的準備、與治療醫師溝通;治療過程中輔助操作(包括傳統的四手操作乃至六手操作以及在醫師指導監督下,可能由醫師助理完成的操作,如窩溝封閉、牙面清潔拋光、口內隔濕、橡皮障放置、成形片放置、暫封、取模灌模與制作診斷模型、排齦線放置、臨時牙冠的制作與試戴、正畸弓絲的更換、口腔影像拍攝……)以及治療后服務(包括就術后注意事項、醫囑以及醫師開的處方與患者進行溝通和解釋;安全送走患者;清潔消毒椅位,為下一個治療做準備等。同時,醫師助理還要承擔對治療用耗材、器械和設備進行貯備和維護工作。
這種團隊合作的方法可以讓參與臨床醫療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人盡其能、人盡其責,對所承擔的工作產生認同感和成就感,同時有效地擴展和提高診所的產能。
這里順便提一句,在美國,牙醫助理(DentalAssitant)無需行醫執照和上崗證,只要經過一定的助理培訓就可以在口腔醫師的指導和監督下,直接接觸患者,從事可重復進行而不對患者造成傷害的可逆性醫療操作。國內在這方面尚未與先進國家接軌,醫師助理必須有護士資質。但絕大多數護校畢業的護士,并不懂口腔臨床醫療的內容、程序、材料、器械和方法,即便擁有護士資格,也不能直接上崗,還必須進行一段時間的在崗培訓,才能進入狀態,大大增加了診所的用人成本和負擔。但愿今后這種情況能得到改變,使診所真正做到有人可用,用人于精。 如何留住員工
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如何留住好的員工。
在一個只有幾名或十幾名醫務人員的小型診所中,每個人都承擔著多項工作。在日常醫療工作中,小型診所對人力資源短缺的緩沖和應對能力遠遠弱于大的門診部、連鎖診所或醫院。因此,維持人事的穩定,對小診所來說,至關重要。
人治在于重情人治在于重情,,法制在于合理大型醫療機構要想留住優秀的員工,靠的是合理的制度;而對于只有幾名員工,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小型診所,要想留住好的員工,靠的是一個“情”。這個“情”包括合得來的性格,共同成長的依托,彼此信認的真心。它具體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工作上的平等互助、薪資待遇的合理公平、財務情況的公開透明以及對經營管理的參與等。
然而,作為小診所,其核心人物就是診所的主事者。因此,小診所要留住優秀的員工,培養和提高診所主事人的情商就成為關鍵。
提高自己的情商大家可能覺得,提高自己的情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吧?
其實,當今許多針對企業領導者、管理者素質提升的理論和實踐培訓都會對這個問題進行指導。前不久,我去聽了一場演講,題目是“禪修與現代企業管理”。在演講的問答環節,一位聽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現代企業任務重、節奏快、關系復雜,管理者和員工每天都會面對很多壓力、紛爭和不愉快的事情,心中會產生和積累許多負面的情緒和能量,導致工作不順、人際關系緊張、人員流失。有何具體的、實用的方法來改善這種狀態?
答案是:打坐冥想,放空自己,騰出空間,包容他人。
事實上,這個方法,在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在不同的群體、社會階層,早已被廣泛地推祟與使用。
最基本的打坐冥想,就是在安靜的環境中,通過調控呼吸,在生理上,理順氣息,松弛全身;在思維上,借助冥想,尋覓自己生命價值之所在,感悟身外的諸多事與物其實都是與自己生命價值無關、不合甚至相抵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放空由這些無關、不合、相抵觸的事和物使自己產生的糾結,積起的負能量,以淡定的心態對待精神壓力、人事紛爭和利益得失;以敬人助人的胸懷去尊重他人,包容他人。通過這種方式,一個人能以不變應萬變,灑脫自在地工作與生活。
因此,我認為,精之所為始于己,放空了自己,留得住員工。
結語
診所在轉型過程中,走什么樣的路,是做大還是做小?
這個議題讓我想起了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主題歌中的一句唱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想,這唱詞是在告訴我們,只要堅持用雙腳去走,腳踏的實地就是路。這是探路者的胸杯和勇氣。他們身后的腳印,成就了我們今天的路。
而對于今天的你我,在面對診所成長建設中的問題,站在十字路口,面對不同的轉型之路,在彷徨和忑忑中,嘆問路是哪條?這些年一直自己開業,東碰西撞,跌跌絆絆,一路走來,我的回答是:路在心上,路自在腳下。
作為這個話題的結束語,我想送給大家的就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做大做小路路通;可上可下,可多可少,唯有精強鑄成功。
信息來源: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