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進步,材料的更新,口腔修復學上的一些觀念也得到了很多的改變。以往認為不能保留的殘根殘冠可以通過完善的根管治療后冠延長術,樁核等得以保留。
其中有很多的細節,我們是不是掌握。有些和我們的課本有沖突。面對臨床上如此多的做法,我們怎么去操作(借圖說明)。最近看了點書和些帖子,談下我的體會。如下圖:
總結有以下幾個問題:
1):做完根管治療后,我們該什么時候打樁?立即還是觀察1-2周后。
2):臨床上有種類繁多的樁釘,是選擇預成的還是選擇鑄造的,適應證該怎么把握。
3):結合自己的技術和醫患雙方的利益,我們應該怎么去平衡。
從根管治療的根尖區密閉性上來說,應該在根管治療后立即打樁而不選擇在觀察1-2周后。我們目前臨床上根管治療大多數是糊劑加側方加壓技術。剛充填完的根管,糊劑還沒有凝固,去除冠方的牙膠只能使糊劑流動。而糊劑凝固后,對牙膠的切割會引起糊劑的碎裂,破壞了根尖的封閉。前面轉載的博文說過ET治療后的牙修復失敗有包括根漏,頸漏和冠漏等。為杜絕根漏的發生,應該在根充后就打樁。
現在的很多糊劑里都含有激素,不是做的很糟糕在短時間內都不會出現癥狀。再者即使是完善的根管治療也只有96%的成功率,還有4%的或多或少會出現問題。臨床上切實的做好根管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樁及樁核冠的適應癥有:
1)臨床冠大部分缺損,無法直接用冠修復者。
2)臨床冠完全缺損,斷面達齦下,但有足夠的根長度經過冠延長術或牽引后可以暴露出斷面以下最少1.5MM 的根面高度,磨牙不能暴露根分叉者。
3)錯位,扭轉牙而不是正畸適應癥者。
4)畸形牙直接預備固位型不良者。
現在有很多種類的樁給我們選擇。在預成樁出現以前,基本上是通過鑄造樁來實現。臨床上常用的現在有成品螺紋樁,預成纖維樁和鑄造樁等。在談用什么樁之前,先來了解下樁和核。核的目的是增強牙體組織的抗力形,而樁的作用則是給核提供固位形和改變應力在牙體組織能的分布。從牙體的缺損程度來看,如果殘余的牙體組織能夠保證冠部的抗力就可以不用樁核。如果殘余的牙體組織不夠保證冠部的抗力,則需要核來增強。而單純的核如果在殘冠上不能夠有足夠的固位時,則需要樁和核的聯合應用。到這里才是選擇用什么樁,是金屬樁核還是預成樁加樹脂核。
成品螺紋樁,除去經濟方面的考慮,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好處:
1)每個醫生都希望保存足夠的牙本質。而對于后牙,相比較鑄造樁來說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牙根部的牙本質。后牙的根管解剖決定了后牙很少有兩個平行的根管。為了取得共同就位道,其中的有些根管勢必會切除更多的牙本質來實現。而這樣會減弱牙根的抗力形,導致牙根的折裂。而螺紋樁可以任意按照根管的方向載入。當然,鑄造樁核也可以做成分裂樁來實現,但是不是每個醫生都能保證其核的相互制鎖和密合性。
2)螺紋樁可以保證足夠多的樁載入牙根內,而鑄造樁只能最多限度的保證1-3個樁載入牙根。牙根內的應力改變,容易導致牙根的折裂機會。這里課本上說的樁對牙體有增強作用是不正確的。
3)減少操作的時間和病人的時間,減少成本和病人的復診次數,減少對技工的依賴。
4)對于根管治療不徹底,導致后期出現根尖炎癥者容易拆除。
纖維樁加樹脂核,是目前認為比較好的一種材料。相比較金屬樁核來說,其具有:
1)高的抗疲勞性,抗腐蝕性。
2)與樹脂產生強的化學結合。
3)生物相容性好,毒性小,對于前牙的瓷全冠來說具有極佳的美學效果。
4)機械性能與牙體組織更相近,抗根折能力更好,可以用與MRI 檢查。
5)容易去除,可以二次修復。
當然,纖維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在承受功能負荷時,其容易彎曲使粘結劑受到拉伸和剪切力,容易使粘結劑的邊緣封閉喪失,導致唾液也細菌的微滲漏。產生繼發齲。
對于后牙來說,承受著大的咀嚼壓力,如果殘余牙體只有極少部分或是根本就不存在冠部牙本質的就應該選擇金屬樁核。
總結:1)對于牙冠部殘余牙體組織較多,特別是近遠中壁完整,周圍有一圈2MM的健康牙本質,可以取得牙本質領臺,可以光用核,不要樁。
2)牙體部分存在,缺損比較大,大面積缺損,可以考慮成品樁加樹脂核來完成。
3)殘余牙體只有極少部分或是根本就不存在冠部牙本質的就應該選擇金屬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