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齒道
來源:百度文庫
作者:殷新民
頜位與下頜運動
頜位 mandibular position:頜位指下頜骨的位置。因上頜是固定的、下頜可以運動,所以理論上講,下頜有無數個位置。
最常用、最重要的頜位有三個:牙尖交錯位、下頜姿勢位、下頜后退接觸位。
一、牙尖交錯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
上下頜牙尖交錯、廣泛接觸時的下頜位置。以前稱為正中合位,又稱牙位、廣泛接觸位、肌肉閉合道終點位
二、下頜姿勢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MPP
當人直立或端坐,不吞咽、不說話、不咀嚼時下頜所處的位置,又稱肌位、休息位、息止頜位。
三、下頜后退接觸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 RCP
下頜自ICP自然后退,不脫離上下頜牙的接觸,至其生理后位,稱下頜后退接觸位。
在正常人群中,約90%的人能自ICP后退至RCP,稱為二位。10%的人不能自ICP后退,稱為一位。
殷新民報告中國人二位者占92%,一位者占8%,二位在水平方向相差0.81+0.39mm
正中關系centric relation, CR
正中關系是合學和口腔修復學的一個重要名詞和概念。其定義為:在適當的垂直距離,下頜對上頜的最后位置關系。在正中關系,髁突位于關節凹內生理最后退的位置。
正中關系又被稱為
鉸鏈位:下頜在正中關系的開口運動為鉸鏈運動,即單純的轉動而無滑動,故又稱正中關系為鉸鏈位,此鉸鏈運動可使前牙切端開口18—25mm。在此鉸鏈運動范圍內,下頜對上頜的關系都是正中關系,因垂直距離不同而有不同的位置。因此正中關系不是只有一個位置,而是一個范圍。后退接觸位(RCP)是正中關系的最上位。
韌帶位:下頜在正中關系的鉸鏈運動受制于顳下頜關節的關節囊和韌帶,故又稱正中關系為韌帶位。韌帶定位屬于物理性定位,重復性好。因此正中關系一直是全口義齒修復、咬合檢查和治療的重要參考位置。
正中關系的定位:
主動后退下頜:醫生說明下頜自ICP后退并作示范后,囑患者模仿練習。一般練習幾次后,就會后退至RCP,一旦學會,就可重復。
哥德氏弓描記法:利用基板蠟堤,在上頜或下頜置描記針,對頜放描記板,描記下頜側方運動與前伸運動軌跡,軌跡交叉的頂點即為正中關系。
反射法:囑患者“上頜向前”,因上頜不會向前,下頜反射性地后退。
頭后仰位:頭后仰時,下頜很容易后退至RCP。
輔助下頜后退:如雙手扶持下頜后退法等。
下 頜 運 動
比較解剖學:
嚙齒類,草食類,肉食類,雜食類等食性、牙形、下頜運動與顳下頜關節的形態、功能相適應。
人類顳下頜關節的功能解剖特點
雙關節:盤-顳關節:滑動關節
盤-頜關節:鉸鏈關節
聯動關節:顱頜關節
懸吊關節:由三對韌帶懸于顱骨上,顳下頜韌帶、蝶下頜韌帶、莖突下頜韌帶。
多個運動軸心,不穩定,瞬間軸心與合、中樞神經,咀嚼肌關系密切,是合的延伸
一、邊緣運動(限界運動)
二、運動類型
開閉口運動:
小開口:RCP→轉動;ICP →轉動+滑動
開口
大張口:轉動+滑動
最大張口:轉動
閉口:習慣性閉合道(肌肉閉合道)→ICP
前后運動:RCP ICP 前牙切對切 最大前伸位
側方運動:單純的側方運動,工作側髁突轉動,非工作側髁突滑動。
Bennett運動:下頜骨作側方旋轉運動時伴隨有下頜骨整體向側方移動的運動稱為Bennett運動。下頜骨側方位移3mm以內(1.04+0.71mm)。Bennett運動時非工作側髁突向內、下、前方移動,該髁突的運動路線與矢狀面構成的角稱Bennett角。
三、運動范圍
最大前伸10.5+2.2(10mm)
最大后退0.81+0.39(1mm)
最大張口48.0+15.5(50—60mm)
最大側方 左10.0+1.9,右10.5+2.0
四、咀嚼運動
前牙的切咬循環
后牙的咀嚼循環
咀嚼運動的類型
雙側交替運動
單側咀嚼
雙向同時咀嚼
合架 articulator:
模仿人體上下頜和顳下頜關節,可固定上下頜模型和合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下頜運動的一種儀器。
合架的結構:上頜體,下頜體,側柱,面弓。
合架的功能
轉移并固定上、下頜模型和咬合接觸關系
模擬部分下頜運動
在合架上進行各種修復體的制作
修復體完成后在合架上進行初步調整
合架的分類
1、根據合架模擬下頜運動的程度分
簡單合架 simple articulator:只能模擬開閉口運動,主要用于固定上下模型的位置。
平均值合架 average values articulator:切導斜度、髁導斜度為固定的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能簡單調節前伸合和側方合中的咬合接觸關系。
半可調合架 semi-adjustable articulator:在模擬人的下頜運動程度上大于平均值合架。其典型代表有Hanau H和Dentatus合架。
全可調合架 full-adjustable articulator:可調節前伸髁導斜度、側方髁導斜度等,可以全面模擬口腔下頜運動狀態。這種合架結構和操作都很復雜,多用于科研工作、咬合重建等。
2、根據合架髁導結構的位置分
Arcon型合架:髁導盤置于上頜體,髁球置于下頜體,與人體顳下頜關節的結構形式相似。
Nonarcon型合架:髁導盤置于下頜體,而將髁球置于上頜體,與人體顳下頜關節的結構正相反。
現在,來吧,8月21日-23日,在冰城哈爾濱和我們一起,一步一步做好全口義齒!
讓每一副義齒都成為有靈魂有思想的作品
讓我們愛上做全口!
在種植義齒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全口義齒技術并未被完全取代。雖然種植義齒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全口義齒固位、穩定和支持,但因種植修復的技術敏感性極高,費用昂貴,無論醫患,都不可能針對所有的病例進行種植義齒的修復,傳統全口義齒仍是醫生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做好全口義齒到底有沒有捷徑?對于重度吸收的三、四類牙槽嵴能有多少把握?是不是只有種植才是獲得良好固位和穩定的途徑?如果學習之后可以讓你在做全口義齒時體驗到不同尋常的成功喜悅,你會不會愛上做全口?
我們會對全口制作充滿信心!
全口義齒的修復,需要極強的責任心和臨床經驗,年青醫生需要經過很長的學習和不斷的實踐才能對治療結果建立信心。我們的課程將會介紹規范化的訓練方法,通過學習和課后的反復練習,面對無牙頜患者,不再懼怕。
技術進步及材料推陳出新引領著牙科行業的進步,但是思考仍由人類完成!
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每一副義齒都成為有靈魂有思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