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在臨床上,當牙冠折斷或齲壞達齦下時,會影響修復體的制作,常常因此而導致拔牙,如此時能將臨床牙冠延長,則會為制作良好的修復體創造條件,從而避免拔牙。臨床方法即為牙冠延長術。
牙冠延長術是通過手術方法,降低牙齦緣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齒結構,使臨床牙冠加長,從而利于牙齒的修復或解決美觀問題。
牙冠延長術的原理是基于牙齦的生物學寬度。通常將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恒定距離稱為生物學寬度,約為圓援 園源 皂皂,它的建立與穩定是保證牙周組織健康的關鍵。單純的牙齦切除術只是把增生覆蓋于牙根斷面上的牙齦去除了,但不能恢復生物學寬度中的骨嵴頂上方的結締組織和結合上皮的附著位置,冠修復后如果冠邊緣侵犯了生物學寬度,作為一種保護機制,機體以骨吸收和牙齦增生的方式試圖重建,這樣將會導致慢性炎癥的長期存在。牙冠延長術通過手術的,降低齦緣的位置,去除相應的牙槽骨,延長過短的臨床牙冠,有利于修復或解決前牙美觀問題。
1. 牙折裂達齦下,影響牙體預備、取印模及修復。
2. 齲壞達齦下,根管側穿或牙根外吸收在牙頸1/3處,但尚有保留價值。
3. 破壞了生物學寬度的修復體,需重建生物學寬度的
以上為殘根邊緣位于齦下,原本無法修復或修復后導致牙齦炎癥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正畸牽引的方法使殘根暴露,但是需要的時間較長,且有復發的可能性。
4.臨床冠過短,修復體難以固位,或無法粘貼正畸裝置者。
以上情況都需要患牙的牙根有足夠的長度,即使手術取出部分牙槽骨后,仍有足夠的牙周支持,符合修復的原則。
5.臨床冠過短或露齦笑,需改善美觀者。
1.牙齒折斷或齲損達齦下3mm 以上,若為了暴露牙齒斷緣而行常規骨切除后,會出現冠根比嚴重不協調。
2.為暴露牙齒斷緣需切除過多的牙槽骨,會導致患牙唇舌面的齦緣與鄰面不協調、甚至明顯地損害鄰牙者。
3.因解剖結構特點(如鄰近切牙孔),無法進行常規翻瓣去骨者
4.多根牙去骨后如果根分叉暴露,則不易控制菌斑,導致牙周問題,不宜進行手術。
5.患者有嚴重系統性疾病不能手術者。
1.術前應消除牙齦炎癥,并能較好地控制菌斑。
探明牙斷端的位置及范圍,估計術后齦緣應在的位置,據此設計切口。
3.根據術后齦緣的新位置而確定內斜切口的位置。若附著齦寬度不足,則需采用根向復位瓣術。
4.翻瓣,并除去被切除的牙齦,暴露根面或牙齦斷面。
5.進行骨修整,切除部分支持骨,使骨嵴高度位置能滿足術后生物學寬度的需要,骨嵴頂需降至牙斷緣至少3mm處。
6.徹底進行跟面平整,去除根面上殘余的牙周膜纖維,防止術后形成再附著。
7.修剪齦瓣外形和適宜厚度,齦瓣過厚會影響術后牙齦緣的外形,如果薄會出現退縮。
8.在沖洗、壓迫、止血后,觀察齦緣的位置及牙齒暴露情況,然后放置牙周塞治劑。
牙冠延長術后修復體的制作,應待組織充分愈合重建后再開始,不宜過早。一般在術后1到兩周時先戴臨時冠,永久修復體最好在術后6周再開始,涉及美容的修復應至少在術后2個月后開始。如果過早修復,往往會干擾組織的正常愈合,并在組織充分愈合后導致修復體邊緣的暴露
來源于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