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高師傅微信 醫健行業盡掌握—
醫療健康行業最有價值微號“高端私人醫生服務”:kgn091(點上面藍字關注),專注私人醫生、健康管理、醫療健康、國際醫療、移動醫療、醫養地產、社區醫療服務行業。醫生、醫健行業投資人及業內人士請關注并加入高端人脈圈。
高師傅誠招志愿者,要求:人在北京 文筆飛揚 醫療行業
插著吸氧管、疲憊地合著雙眼,一名身著手術服的醫生無力地倚靠在墻邊,滿面倦容。這是從9月28日晚間開始,在浙江省寧波地區的微信朋友圈里迅速“刷屏”的照片。
坐在地上吸氧的醫生是寧波市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丁慧青。9月28日,在做完當天第八臺手術后,開始出現心律不齊等癥狀的丁慧青為了不延誤下一場手術的進行,趁著兩臺手術的間隙吸氧調整。照片由手術室同事在下午時抓拍,丁慧青疲憊卻堅韌的身影在那一刻也感動了所有人。
據該院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表示,當天丁醫生已經連續做了好幾臺手術,由于腹腔鏡手術需要主治醫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為一名患者進行腹腔鏡下切除子宮肌瘤的手術后,丁醫生出現了頭暈、心律不齊等癥狀,體力不支的她便趁著手術間隙靠墻吸氧。
丁慧青不知道,就在自己繼續手術的期間,她縮坐在墻角吸氧的照片已在朋友圈里迅速刷屏。事后,丁慧青卻只是輕描淡寫說道,作為醫務人員,在手術臺前都是盡心盡力的,疲勞感只會出現在戰場下,同行們皆是如此。
從上午8點到下午4點半左右,丁慧青都一直忙碌在手術室內,幾乎每小時就進行一臺手術。但更令人心疼的是,當天從手術室中出來后,丁慧青又繼續投身到夜班查房之中,并為第二天的專家門診做準備。
“病人多、手術多是現在醫院工作的常態。”寧波市第一醫院手術室護士長朱紅表示,神經外科、胸外科等科室的手術耗時較長,而耗時較短的手術翻臺頻率較快,如各類急診和婦產科手術,醫生手術至凌晨一兩點也是家常便飯,這與當下醫療資源緊張和分級診療制度未完全建立無不關系。
在如今傷醫事件接連發生、醫患關系緊張的背景下,醫生似乎已成為高風險、低回報的行業。但這張戳中大眾淚點的手術室醫生日常工作照,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醫院有溫度,“鐵人”也會倒下,在每天與時間的賽跑中,醫生們為病人打通了一條條“生命通道”。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們往往提著一股勁兒、全神貫注于手中的生命精度,疲勞感洶涌襲來的那一刻,往往是在縫合完最后一針、放下最后一把手術刀之后。寧波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姜建帥說,醫生面臨的不僅是腦力和體力的付出,還有以生命力相托的重任。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職,但也希望公眾對醫生的職業多一些關注、多一份理解。
轉:醫生必粉 高端私人醫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