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矯治力
一.按矯治力的強度劃分
1.錫瓦茲矯治力四級分級標準
第一級:力值過小或者作用時間短,不能引起組織的反應,牙齒無移動。
第二級:溫和而持久的矯治力,壓強小于毛細血管壓,能引起牙周組織反應,但不會造成損傷,牙齒可產生較快的移動。
第三級:矯治力力值較大,超過毛細血管壓,造成組織局部壞死,不能引起生理性的骨改建。牙齒移動速度慢,并且在產生牙槽骨挖掘式吸收后,壓根也可能發生吸收。
第四級:矯治力力值過大,損傷牙周膜,使牙槽骨與壓根相接觸產生粘連,牙齒難以移動。
2.矯治力三級分級標準(力值僅供參考)
第一級:輕度力,力值在60克-120克之間。
第二級:中度力,力值在120克-180克之間。
第三級:重度力,力值在180克以上。
二.最適矯治力
由于患者間存在個體差異,對同樣強度的矯治力反應是不一樣的。即使在同一個體內。由于各個牙根大小,牙根數目及牙根形態等因素的不同,對同一矯治力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因此,臨床上不可能機械的定出一個確定不變的最適合矯治力值作為標準。
但是,大多數學者認為,最適的矯治力以不引起牙周膜血運障礙的力值為度。賈勒拜克認為:最適矯治力為:27.7g/cm2-110g/cm2之間。也有學者使用的最適矯治力在:110g/cm2(里基茨標準)至200g/cm2(李氏標準 Lee)之間。
當矯治力過大時,牙周膜發生透明樣性變。牙周移動速度減慢甚至停止,患者會感覺疼痛,牙齒松動,根尖吸收也會發生。
各個牙齒的平均根表面積
小編以常用彈力墊(橡皮鏈)為例做測力形變實驗(100g-500g)
臨床上,大家可根據觀察橡皮鏈的形變量來粗略判斷牽引力量。
來源:原創 正畸學會 正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