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的舌側矯治器符合病人的美觀需求,并且可以預制調整前的數據和預測手術過程,使正畸過程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同時為醫生減少了調整弓絲的時間。下文即是兩篇關于舌側矯治器的研究。
1、舌側和唇側托槽對于排齊牙齒效果的比較
背景 本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傳統和自鎖的唇/舌側托槽系統對牙齒排齊的效果。
材料及方法 我們選擇唇側托槽(0.022”型)和舌側托槽(0.018”型)。唇側托槽:(I)傳統雙翼托槽(GAC-Twin [Dentsply]);(ii)被動型自鎖托槽,包括(Damon-Q®[ORMCO];Ortho classic H4™[Ortho classic];FLI®SL[ RMO]);(iii)主動型自鎖托槽(GAC In-Ovation®C[DENTSPLY]和SPEED™[Strite])。舌側托槽包括(i)twin托槽系統(Incognito [3M]和Joy™[Adenta]),(ii)被動型自鎖托槽系統(GACIn-Ovation®LM™[Dentsply]);(iii)主動型自鎖托槽系統(Evolution SLT [Adenta])。測試采用的弓絲是Thermalloy-NiTi0.013“和0.014”(RMO)。使用0.010“(RMO)不銹鋼弓絲扎在普通的雙翼托槽上。錯合畸形選用的是一個上頜中切牙在x軸(齦向2mm)及z軸(唇向2mm)移位的模型。
結果 結果表明一般來說,在排齊牙齒方面,舌側托槽較唇側托槽效率較低。就垂直向矯正而言,唇側托槽系統可完成72%~95%(13“Thermalloy弓絲)和70%~87%(14”Thermalloy弓絲)。相比之下,舌側托槽完成范圍在25~44%(13“Thermalloy弓絲)和29~52%(14”Thermalloy弓絲)。就前后向矯正而言,唇側托槽系統可完成83%~138%(13“Thermalloy弓絲)和82%~129%(14”Thermalloy弓絲)。相比之下,舌側托槽完成范圍在12~40%(13“Thermalloy弓絲)和30~45%(14”Thermalloy弓絲)。
局限性 這是一項以實驗室為基礎的研究,采用不同尺寸的唇側和舌側托槽(但是它們是臨床正畸中常用的),但是研究沒有考慮唾液,牙周韌帶,咀嚼和其他口腔功能。
結論 在正畸治療的初始排齊階段,舌側托槽對于垂直向及前后向矯治有效度低于唇側托槽。
2、使用帶狀弓舌側矯治器及正畸支抗釘治療骨性高角上頜前突患者無弓形效應
該病例展示了一例對骨性安氏II類高角伴雙頜前突,安氏I類咬合,前牙列擁擠的成年患者的治療過程。因為骨量,牙弓軸向、垂直向不協調,高角型骨性Ⅱ類錯合畸形伴嚴重前牙深覆蓋、深覆蓋常被認為是治療中的復雜和困難的案例。在我國,此類病人常伴下頜后縮,順時針旋轉,小頜畸形,導致凸面型,面下1/3縮短。
使用帶狀弓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并適當增加前牙區轉矩,垂直向控制使用正畸支抗釘及腭桿避免因上頜磨牙伸長導致的FMA角的增大。在帶狀弓、舌側矯治器、腭桿及正畸支抗釘的聯合作用下得到了優秀的治療結果,且未出現傳統舌側矯治時出現的垂直向和水平向弓形效應。
矯治過程:
第一步:排齊上下頜牙齒+備抗(8個月)上下頜粘接舌側托槽。從0.01-in NiTi開始排齊,直到0.025 × 0.018-in 備抗。
第二步:內收上下頜前牙(上頜19個月,下頜6個月)植入腭中縫微螺釘(OAS)(形態功能如下圖所示)并使用鏈圈,滑動內收并壓低前牙,并提供13°根舌向轉矩,對抗內收前牙時可能會發生的舌傾。同時在后牙應用橫腭桿以防后牙的舌側傾斜及移動。同時通過OAS提供壓低第一磨牙的的力,進行垂直向控制。13個月后,下頜間隙完全關閉,上頜右側業已關閉,但是左側仍有間隙,輔助檢查示,左上尖牙牙根接近上頜竇底,因此行牙齦手術,最后間隙得到關閉。
第三部:精細調整(上頜6個月,下頜19個月)0.025 × 0.017 inch β III-Ti 換到0.0182 × 0.0182 inch β III-Ti弓絲。加入少許曲進行牙軸的調整。同時用舌側扣調整上7的扭轉。
來源:浙一口腔正畸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