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大家所知,人類有28-32顆恒牙,我們才可以如此瀟灑地吃香的喝辣,說話唱歌,甚而讓我們有一副好面容。那么日日夜夜陪伴我們左右的牙齒如何演化而來呢?就讓我們走進牙齒的故事,傾聽那千年的演變!
(一)魚類——同行牙,端生牙
魚類的牙,主要作用是捕捉食物,沒有咀嚼功能。全口牙的形態多為等長的三角片或單錐體形,故稱為同形牙。在每一牙的舌側,有若干后備牙,牙脫落后由新牙補充,去舊更新,終身不止,故稱之為多牙列。牙數非常之多,約200個,分布于上下頜骨、腭、翼、犁等骨,甚至舌、咽、腮、食管的表面。此類牙無牙根,借助纖維膜附著于頜骨的邊緣,稱為端生牙。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下盾皮魚和鯊魚的牙齒哦!
(盾皮魚)
約在4億8百萬年前,全身披著盔甲的一種魚類統治著海洋世界,這種魚稱為盾皮魚。實際上這種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牙齒,它們雖屬于有頜脊椎動物,但僅能用凸凹不平的牙齦突起來捕食,學者們稱這種牙為半牙質(semi clentine)。但又有學者發現盾皮魚經過進化后(或是另一種屬)已擁有較高級別的牙齒,這些牙不是細小的釘狀牙隨機排列,而是進化為圓柱狀的結構,排列成行。據推測,有頜脊椎動物的牙齒經歷了2~3次起源,甚至更多次起源過程。
(鯊魚)
兇猛的鯊魚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就已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已超過四億年,由于其生存能力極強,近一億年來其外形幾乎沒有什么改變。鯊魚的牙齒結構極為獨特,雖然它不是真正的牙齒,但其邊緣鋒利無比,可以輕而易舉地咬斷如手指般粗大的電纜。最令人吃驚的是鯊魚的牙齒不是和其他動物那樣排成一排,而是具有5~6排牙齒。最外側的一排牙齒行使功能,其他各排牙均“仰臥”備用,就象傳送帶或屋頂的瓦片一樣,彼此覆蓋。一旦外排牙齒脫落,緊挨著的一排牙齒立即向前移動,取而代之。據統計,鯊魚一生中要更換數以萬計的牙齒。當然,這些牙齒也不屬于真正的牙齒。
(二)兩棲類——單椎體,同形牙,牙數減少
兩棲類的牙仍為單錐體、同形牙、多列牙、端生牙,牙數雖然沒有魚類那么多,但仍分布于,頜、腭、犁、蝶等骨的表面。
(短吻鱷)
(三)爬行類——集中分布于上下頜骨
爬行類的牙仍為單錐體、同形牙、多列牙,但是牙已逐漸集中分布于上、下頜骨上。其附著于頜骨的方式有兩類:一類為側生牙,不僅牙的基部與頜骨相連,其一側也附著于頜骨的內緣,此類牙無完善的牙根;另一類則有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窩內稱為槽生牙。
(鱷魚)
(四)鳥類
所有的現代鳥類均無牙,但北美古化石顯示該鳥是有牙的,上、下頜各有一排單錐體牙。
(五)哺乳類——異形牙,雙牙列
哺乳類的牙已經發展為異形牙,可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四類。一生中只換牙一次,故稱為雙牙列。牙數顯著減少。牙根發達,深埋于頜骨的牙槽窩內,主要功能是咀嚼,故能承受較大的咬合力。例如約2千萬年前的森林古猿,牙體粗大,其尖牙更突出,磨牙區僅能作很小的旋轉磨動,促使遠中磨牙增大:即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正與人類相反。
(古猿)
人類牙齒與其他哺乳類的牙比較,不僅外形有所改變,而且在功能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除咀嚼食物外,在維持人的面形和語音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人類牙齒的退化速度緩慢而不均衡。人類由于食物由粗變細,咀嚼器官及咬合力變小,引起咀嚼肌、頜骨、牙退化縮小。在演化過程中,牙不僅要適應頜骨的退化,而且也要適應咬合力的減少。因此,牙的形態也隨之縮小。
綜上所述,動物在由低等向高等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生活條件和功能需要,使牙的演化具有下列特點:
1.牙形由單一同形牙向異形牙演化。
2.牙數由多變少。
3.牙替換次數由多牙列向雙牙列演化。
4.牙根從無到有。
5.牙的分布由廣泛至集中于上、下頜骨。
6.牙附著于頜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側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由此可見,我們現在能夠擁有一副好牙真心來之不易,所以大家都要且用且珍惜,好好保護,愿都能“8020”(世界衛生組織于2001年正式提出“8020運動”計劃,即民眾到了80歲仍然要保有20顆完好的牙齒。),擁有一副好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