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溫寧 焦巨 醫學界雜志
【鄭州:二級以上醫院嚴禁加床】
8月5日,河南省鄭州市衛生計生委下發通知,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嚴禁在消防通道(含病房走廊、疏散步梯、室內其他公共區域)加床。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核定后實際開放床位使用率應不大于93%,每個病房臨床一線護士負責的病床數應不大于10.4個,以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點評:禁止加床這事從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角度來說,絕對是好事,但在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合理、患者對優質醫療資源極度渴求、公立醫院創收動機不減的當下,禁止加床很有可能促使二級以上醫院走上擴張床位之路。
【三明:縣級以上醫院實行全員年薪制】
據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透露,三明市將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對全市縣及縣以上公立醫院實行“全員目標年薪制、年薪計算工分制”。嚴禁按醫療服務收費項目、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等收入指標計算員工工作量工分。
點評: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年薪制看上去很美,但年薪金額制定是否能夠與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相一致,能否真正調動醫務人員勞動積極性,是三明醫改需要切實解決的問題。
【深圳:3萬醫生將脫離編制】
《深圳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深圳市公立醫院將徹底打破醫生的“鐵飯碗”,不再實行編制管理,取消行政級別,實行全員合同制管理。未來3年,深圳將有近3萬醫生與編制脫鉤,將會在每個街道設置1-2家一類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并于2017年底實現五成患者基層首診。
點評:去編制化是解放醫生道路上重要的一步,但如果不廢除附著在編制上的一系列好處,不能夠實現同工同酬、同福利,會造成新老人員嚴重的不公平,也不利于促進優質醫生資源的流動。
【廣東:促進社資本辦醫新政出臺】
8月14日,廣東省政府官網公布《廣東省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多項舉措。到2020年,全省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非公立醫療機構診療量達到本地區醫療機構診療總量的30%左右;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健全醫養結合協作機制,增強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咨詢、中醫保健等服務的能力。
點評:為何要重點鼓勵老中醫開診所,而不是一視同仁解放醫生開診所之門?
【湖南:9月起全面推行“多點執業”】
8月12日,湖南省衛生計生委聯合下發《湖南省醫師多點執業實施辦法》(試行),湖南省將從9月1日起全面推開醫師多點執業,凡符合相關資格條件的執業醫師,均可在省內多家醫療機構行醫。但是,從衡陽、湘潭及長沙地區部省直醫療機構開展的2年試點來看,雖然76.26%的醫務人員支持開展醫師多點執業,但僅10名醫生付諸行動。
點評:體制之暖不降溫,醫生很難愿意成為市場上流動的資源。
【長沙:多家大醫院取消小醫院托管】
數年前,長沙數家大醫院發起兼并和托管小醫院,提高小醫院診療水平,對病人進行合理分流。去年8月,湘雅醫院終止了泰和醫院的托管關系,截至目前,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等三甲醫院也相繼宣布,不再對所涉小醫院托管。
點評:大型公立醫院托管小醫院并非本意,甚至有的出于行政命令,如此形成的無論是托管還是醫聯體,很難形成利益一致的共同體,都將難逃分崩離析之命運。
【廣東:增加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提出近期深化醫改工作要點,要求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范圍,新增2?3個試點城市。通知規定,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和試點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
點評:2009年國務院醫改辦出臺《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申報工作的通知》后,試點城市數量已經上百,但據國務院有關領導評價,沒有一個成功的試點經驗可復制。可見缺乏頂層設計的改革試點,對于醫改進程來說,可謂蹉跎歲月。
【福州:公立醫院藥占比降至35%】
8月7日,福州出臺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規定2015年底實現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即藥品收入占醫療業務收入的比例,不含耗材)降低到35%以下。
點評:降低藥占比之路,必須伴隨著醫療服務價值的回歸之路,否則很可能數據很喜人,結果很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