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媒《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 )公布2018年度排名前100的最佳工作,在排名前十的工作中,牙科行業包攬三項,分別是全科牙醫、正畸牙醫、口腔頜面外科醫生。在美國,牙醫的平均年收入可達15.39萬美元,失業率低至0.4%。擁有不錯的收入,低失業率和和諧的工作生活平衡使牙醫被評測為全行業最佳工作的第二名,同時也是醫療健康行業最佳工作的第一名。
最新熱播的《戀愛先生》,也讓牙醫大火了一把。劇中靳東演繹的牙醫角色讓普通大眾對牙醫這份職業又多一些了解。然而羨煞旁人的背后,真相卻令人唏噓不已。
成為牙醫并非那么容易,在成為執業牙醫的馬拉松歷程中離不開永無止境的學習、練習和考試,是一項巨大的資金和精力的投入。即使是在就業之后,也需要對不同的領域再進行深入學習,例如成為合格的口腔頜面外科醫生至少再需要4-6年的時間。
牙醫另一大痛苦來自于職業病的困擾
與《戀愛先生》所展示的牙醫形象不同,牙醫真實的工作狀態并沒有那么輕松。每個病人的診療時間至少在半小時以上,有時需要花上一整天時間。牙醫需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眼睛處于亮度強烈的口腔燈照射環境下,同時需要手握震動的手機。這對牙醫自身的腰椎、脊椎、視覺神經和觸覺神經都造成了慢性的損傷。更不用說三餐是否可以按時、易發生細菌和病毒感染等等。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就不難解釋職業病為何會盯上牙醫。
牙醫是一份隨時間和閱歷累積不斷升值的工作,但不少牙醫卻不得不因為職業病提前退休。美國牙醫協會(ADA)曾對這一現象做過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占牙醫提前退休的職業病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骨骼肌肉失調癥(MS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心血管疾病、神經功能紊亂。
而肌肉骨骼失調癥(MSD)正是因為牙醫手術時需要長期保持身體向前弓、手臂半懸等重復性和壓迫性動作帶來的持續緊張和身體壓力導致。約66%的牙醫和80%的助理都患有某種形式的MSD病癥。更嚴重的是,進入牙科專業學習的大三學生7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MSD病癥。
我們可以看一些牙醫真實的診療照片。
牙醫為了獲得更好的口腔內視角犧牲正確的姿勢,在拔完一顆智齒后腰便酸痛無力,更不用說耗時費力的根管和種植手術了。
A-dec在與牙醫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多數牙科大學未開展正確的診療姿勢培訓,許多牙醫在走出校門之前就已經養成了許多看似便利,實則違反人體工程學的不良姿勢習慣。
從人體工程學角度出發,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
成人頭部的重量一般在4.5~5.5kg左右,當頭完美地落在頸部和肩膀上時,人的身體會自然地適應性支撐它的重量。但是如果頭部總是保持前傾,它的重量就會拉緊頸部的肌肉并向脊柱施加過度的壓力。
頭部每前傾1cm,就會給肩頸、背部和脊柱增加1.8kg的壓力,相當于一臺筆記本的重量。長期產生壓力使上斜方肌拉緊從而造成肌肉組織損傷。
保持身體處在核心能量區
將手臂彎曲成90度,上至肩膀,下至腰部下方的區域是力量區。與遠離身體相比,手越靠近身體時越省力。增加手和身體的距離會增加下背部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壓力。越靠近力量區工作,身體越少感覺到壓力和疲勞。在牙科行業,我們將以下部位的動作進行分類:
1級:僅手指動
2級:手指和手腕動
3級:手指、手腕和手肘動
4級:整個手臂和肩部動
5級:身體扭曲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消除4級和5級動作,并且盡可能地避免2級和3級動作。在進行牙科診治時,對姿勢和能量區的意識能讓您在工作時更輕松。
像劇中靳東這樣手臂高于身體能量區看牙,容易造成肩膀和手臂僵硬、酸痛。
挑選合適的醫師座椅
通過調整醫師座椅的坐墊、靠背的高度、傾斜度,使身體稍微向前傾,臀部保持在膝蓋之上,并隨著盆骨的移動向前微傾,利用座椅椅背支撐腰椎,使脊柱保持直立的S型。如上圖所示
使用這樣的姿勢,一次潔牙手術就可以讓醫生和護士累得夠嗆。
牙醫和護士正確的手術姿勢。
坐姿檢查
腳丨從臀部分開,腳平放在地板上
膝蓋丨略低于臀部,在腳踝正上方并與之成直線
臀丨略高于膝蓋,夾角15°
肩膀丨臀部正上方
頭丨肩膀正上方
肘丨自然下垂放于肩膀兩側
通過牙椅的頭枕調節患者頭部姿勢,挑選超薄椅背的牙椅,可以使患者頭部盡可能靠近自己的軀干。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帶有扶手的醫生座椅,進行支撐。同時使用放大鏡、盡可能保持背部直立的工作姿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小頭部前傾的問題。
不管你是剛進入牙科專業的學生還是從業幾十年的老牙醫,如果你在工作一天后常常感覺到身體酸痛、無力、麻木、僵硬甚至疼痛,則需要馬上引起重視。在日常工作時自覺及時地調整自己的不良坐姿,工作間隙進行放松伸展運動。
來源:口腔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