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為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和乙肝五項
常規術前一周進行全口牙周潔治,包括齦上和齦下潔治,確認口腔衛生狀況良好,牙齦無炎癥。對一些急性牙周炎患者需經治療后方可進行種植手術。
使用專業照相機記錄患者口內和面部情況,不僅作為診斷和治療依據,還可作為長期追蹤的客觀對照依據。
手術時術者、助手更換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帽子和口罩。患者術前可適當進食,保存體力,術前需刷牙。
對于接受口腔種植手術的患者,術前用藥主要是指口服抗生素。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術前1小時口服2克羥氨芐青霉素,對青霉素過敏者,建議術前使用600毫克的克林霉素。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更有必要術前使用抗生素,如: 近期術區周圍軟組織曾發生感染。 多顆牙種植,術區翻瓣范圍大,手術時間長。 特殊種植外科技術,手術創傷較大,如上頜竇提升術。 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患有吸煙習慣。
(1)口內消毒
患者用0.12%~0.2%的氯己啶溶液200毫升反復多次含漱,清潔消毒口腔,每次含漱2~3分鐘。
(2)口腔周圍皮膚消毒
使用碘伏消毒口腔周圍皮膚,消毒范圍上至眶下,下至上頸部,兩側至耳前。消毒三遍后鋪無菌洞巾,僅暴露口腔及周圍皮膚。
常規使用抗生素,對于簡單的種植手術,術后給予口服抗生素。復雜的手術需要靜脈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術后當天術區會有疼痛,可根據手術大小給予口服止痛藥,如布洛芬400毫克。如需進一步止痛可加服可待因30~60 毫克。
一般術后會出現水腫。水腫明顯者,可口服地塞米松,術后2~3天每天3次,每次1.5毫克。必須同時給抗生素,類固醇藥物使用一般不超過3天。
術后24小時內可使用局部冷敷或者冰敷減少毛細血管擴張及滲出,有明顯的鎮痛、止血、防止水腫作用。
(1)術后2周內,每天3~4次用漱口水含漱。
(2)術后3~4天可用很軟的牙刷仔細清潔牙齒,術后2周不要刷植牙區域。
(3)術后1~3天內,進流食。避免纖維性食物引起手術切口損傷,飲食質量應為高蛋白和中度纖維成分。
上頜竇開窗植入種植體后,給予常規的抗生素抗感染,并做以下醫囑:
(1)1周內不要擤鼻涕
(2)避免打噴嚏
(3)必要時可用2%呋麻液滴鼻,可達到收縮鼻腔粘膜,擴大上頜竇鼻道開口,引流上頜竇內分泌物的目的。
常規拍攝全景或根尖片,檢查種植體的位置,了解與周圍的解剖結構關系 。 1. 術后24~48小時內冷毛巾或用毛巾包裹冰塊于口外局部間斷冷敷。 2. 術后24小時內不要漱口或刷牙,因為過頻漱口可以導致創口滲血。 3. 術后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術后盡量不喝酒、吸煙,當天不可開車。 4. 按規定時間服藥。 5. 術后第2天開始用漱口液或淡鹽水含漱,每日3次以上,直到縫線拆除。 6. 盡量進食軟質食品,如雞蛋花、牛奶、肉湯、粥、面條等,食物不宜過熱 7. 術后可有一點腫脹和滲血,這些情況屬于正常范圍,不表示有感染或其他問題。睡覺時,將頭墊高。術后一般第1天開始水腫,第2天到高峰,術后3天開始減退。如第3天后還水腫加重,則有可能繼發感染,應查明原因,作相應的局部處理及調整抗感染治療方案。
(1)術后第1-3天,流質飲食,應注意保證足夠的營養;一般術后2周內除非特殊需要,盡量不戴修復體。
(2)術后第4-7天,半流質飲食。如粥、面條等。
(3) 術后第8-14天,軟食。
(4)14天后恢復正常飲食。
一般術后7天左右,創口即已愈合,此時創面接口處仍較脆弱,受外力后容易撕裂。而14天后,創面接口較堅韌,可承受一定的外力,此時即可恢復正常飲食。
來源于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