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口腔醫學網
種植修復是一種基于骨結合技術的口腔治療技術,將種植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與周圍牙槽骨結合后,在種植體上制作修復體,隨著種植材料和種植技術的發展,種植修復已經臨床主流的修復方式,被稱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種植牙基臺為什么要制作個性化基臺呢?記得在很多種植的書上有介紹“植牙區解剖合修復的考量”,為什么這么說?種植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當然是修復。而修復的目的是功能和美觀。那現有的基臺都能滿足功能和美觀嗎?
答案當然不是!
你見過有哪個牙根的解剖形態是圓圓的?但種植體和標準基臺有不是圓的嗎?有與天然牙解剖形態相似的種植體嗎?
案當然也不是
那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個性化基臺解決。
廢話不多說,下面咱就用成品基臺修復與個性化基臺做幾個優劣的比較。
成品基臺制作的修復體無法達到理想的功能和美觀形態,比如常見的頸部小,修復體易出現黑三角區。
而個性化基臺可以將種植體袖口處完美的塑形,達到理想的解剖形態修復。
圖片描述種植袖口處成型后,牙齦高度高低不一致,而成品基臺即使可以研磨穿齦部分也不能達到理想中的與牙齦一致。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粘結后,粘結劑無法清除。
而個性化基臺可以與牙齦高度完全一致來設計穿齦形態,這樣更利于修復體邊緣的自潔和清潔。
一個比較特殊的病例,穿齦達到8cm,根本就沒有合適的成品基臺。而個性化基臺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當然,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在牙齦較薄是,會透出金屬基臺顏色,牙齦會出現返青不自然的情況。
個性化氧化鋯基臺可以解決恢復牙齦區美學效果的問題。
一些特殊的氧化鋯基臺設計
患者的種植修復空間較小,基臺安放后發現沒有可以制作冠的空間。然后采用特殊的方式進行設計。先制作蠟型,然后將蠟型回切至貼面預備的基牙形態,cad掃描蠟型后加工。
這是制作并黏結完成的氧化鋯基臺。再次掃描后制作氧化鋯貼面內冠。氧化鋯貼面內冠完成(未上瓷)就位后效果。很多人會有疑問,那就是為啥氧化鋯基臺里會有金屬,這東西叫ti base,
就是鈦的底座連接。傳統的氧化鋯基臺為一體式基臺,連接部分也為氧化鋯,但這樣對的基臺非常易折斷,原因就是接口處太薄弱。所以,現在基本上采用的都是ti base氧化鋯基臺。這樣的基臺由金屬鈦底座和氧化鋯基臺兩部分,然后使用專門的樹脂粘結材料進行黏結。
隨著未來種植技術的開展,現在一些問題開始逐漸突顯,比如我上面說的一些成品基臺的問題,另外就是基臺的囤貨。診所開展種植難免會囤貨基臺,但大量的成品基臺并不一定合適,而且種植體廠商規定是基臺拆封后不退換,這樣實際是給臨床開 展種植帶來更大的麻煩。而個性化基臺因人而宜,用一個選一個,合適不合適完全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臨床也不必大量的囤積基臺占用資金。再者,擔心個性化基臺 的價格。隨著種植體公司的接口專利保護期失敗,以及接口的通用,個性化基臺價格會越來越低,比成品基臺貴不了多少,我想使用上優劣已經很明顯了。
因此,個性化基臺將會是口腔修復體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