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術前的準備事項!
1,手術室環境
手術室必須至少準備一個單間,手術盡量安排在上午,術前一天做好手術室的清潔衛生,關好門窗,進行紫外燈消毒,保證手術室無菌。若在門診手術,環境消毒和手術人員的無菌衣物一定要到位。手術當天患者戴好帽子,穿好腳套進入手術室。若有多臺手術,要保證手術室的消毒時間和無菌環境。
2,患者手術術前準備要求
1、排除禁忌癥,女性避開月經期
2、患者需拍好X片檢查,取好模型
3、術前做好口腔準備:拔除齲齒、殘根,治療好口腔疾病,口腔清洗;
4、驗血常規、肝功、血糖、出凝血時間、HBsAg。糖尿病患者術前2周控制糖化血紅蛋白≤7%,術后10周內仍保證糖化血紅蛋白≤7%
5、術前一天吃抗菌素(常規抗菌藥)
6、術前測血壓、脈搏、體溫;對于高度緊張的患者術中監測指標
7、術前口內口泰消毒
3,設備器械及敷料準備
牙科種植機:長期未使用情況下,使用前需要先測試。并設置好程序。
1.種植手機(建議準備2支),須消毒。
2.外科手術器械,手術刀柄刀片,拉鉤,剝離子,剪刀,手術服(2套),方巾,洞巾,包布,針持,鑷子,縫合針、線,口鏡等。
3.外科種植工具(須消毒)
必備:球鉆,先鋒鉆,麻花鉆(8支),測深桿(4支)
頸部成型鉆(3支),種植體取出器(長、短各1個),棘輪扳手,把持器(046.064),六角螺絲刀2個(消毒)
4.生理鹽水
5.沖水管(可用注射針頭代替,但須提前準備盛水無菌容器), 吸唾管。
6.種植體,配套愈合帽或封閉螺絲(特殊型號需特殊準備)
7.骨粉,原膠膜。
8.麻醉劑(必蘭麻等)
9. 棉球,紗布等
其他:吸唾用強吸;洗手液,碘伏,酒精等
4,醫護人員
醫生向患者講解手術術中及術后注意事項,簽手術同意書;醫生、醫助洗手穿衣,準備手術;巡回護士做好巡回工作。
種植牙術后要注意什么?
因為種植體作為人工牙根的支持,其咀嚼效率較傳統修復的假牙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它畢竟不自己的真牙,必須很好的護理,以保證種植體的使用壽命。鑲裝種植假牙后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術后當日,病人進半流或全流食。術后24小時內不能刷牙,以免刺激傷口。
2、術后3個月內不宜吃過硬、過韌的食物,防止種植體受力過大。
3、隨時觀察種植體及創面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大夫聯系。
4、防止受到外力的撞傷,一旦撞傷應立即到口腔專科醫院處理。
5、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人工牙種植成功的重要保證,因此病人應按時做有效的口腔清潔。定期洗牙,飯后及時漱口,每天用漱口水含漱數次,以免造成感染。早晚用軟毛牙刷或棉花條清洗種植體基臺1次。
6、鑲牙后應定期來院復診、維護。
種植牙如何維護?
種植牙在植入種植釘而沒有接觸的這段時間沒什么特殊維護。主要是上部的臨時假牙在未拆線前的10天內不能戴,拆線后要經過修改后才能戴。在進行二次手術醫生做上臨時假牙后,要隨時保證口腔衛生,這時還不能用它咬硬東西。因為種植釘在口內未曾承受壓力,所以此時周圍的骨組織沒有良好的改建。當永久種植假牙做好以后,首先,刷牙時要求用小的牙刷、小毛刷進行清潔,在鄰面或基樁的位置要用塑料探針進行清潔,口腔衛生不良會造成細菌的集聚,產生牙齦、種植體周圍炎,最后導致種植體脫落;其次種植牙用力不要用暴力。由于種植體與人體是骨結合,用力過大造成炎癥使骨組織吸收而由肉芽組織取代,種植體出現松動。再次,種植牙修復后最易出問題的是在3個月內到半年內,主要是骨改建問題。所以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要及時復診,有問題及時處理,最后,戴種植牙每半年至1年要到醫院修復l次,由醫生拆下進行清潔,去除沉積物,保持衛生。
種植牙3個月后需清洗保養
種植牙畢竟與原來自身的牙齒有所不同,在使用時要加以呵護,平時不可過于用力,以免種植的牙根出現松動。另外,進行人工種植牙后并不能一勞永逸,要經常進行清洗和保養。固定式可卸種植牙由于不能自行清洗,一般每約3個月就必須請口腔科醫生卸下固定螺絲進行清洗,平時可自行清洗的種植牙每半年至1年也必須到醫院進行檢查。
一般種植牙能使用多少年,是許多想做種植牙手術的人迫切要了解的情況。在發達國家,經種植牙手術的人5年使用率在90%以上,10年使用率在85%左右。當然,種植牙手術成功與否以及使用的年限與許多因素有關。牙根材料的選擇,對牙根的固定作用有著較大的影響。其次是手術人員技術的熟練程度,以及手術醫生對相關學科知識的全面理解。另外還與病人的個體情況有關。
即刻種植技術注意事項
1、采用微創拔牙器械拔除殘根,盡量不要損傷及擴大拔牙窩,徹底騷刮牙槽窩內殘余的感染及肉芽組織。
2、在拔牙窩偏腭側1--2mm制備種植窩洞(第一鉆應在拔牙窩的腭側骨壁上鉆孔定位)
3、種植體唇側應有足夠的骨組織厚度(必要時采用GBR等骨增量技術,最好保證2--3mm以上,)此時應確保良好的軟組織減張和傷口封閉
4、種植體應盡可能緊貼骨壁以獲得良好的穩定性,如果唇側骨板與種植體之間的間隙小于1.5mm時可以不植骨
5、種植體穩定性良好的情況下也可以安放穿齦基臺,以便減小軟組織張。此時應嚴密關閉種植體周圍軟組織間隙,防止唾液及食物殘渣進入導致炎癥和感染。
下頜管區多顆牙種植技術注意事項
1、下頜管是下頜骨骨質內的骨密質管道,管內容納有下牙槽神經、下牙槽動脈、靜脈和淋巴管等。管壁為骨性,缺乏彈性和擴張性.因此,管內結構發生發生腫脹后會引起局部壓力升高,進而擠壓下牙槽神經,引起劇痛。
2、下頜管壁有部分骨密質所包饒,因此制備種植窩洞過程中,鉆頭有可能在沒有異常感覺的情況下鉆入管內而傷及下頜管神經及血管。
3、下牙槽神經來源于下頜神經,直徑約2.3mm,在下頜管內神經通常位于下牙槽動脈下方。因此,在牙種植操作中一旦穿通下頜管,首先損傷血管而致出血,術者可受此提示而停止繼續操作。所以下頜管出血對神經損傷可給予早期提示。
4、下頜前磨牙區進行種植體植入手術時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了解頦孔的準確位置。
5、下牙槽神經在頦孔前下方骨質內形成一袢,然后再向后上穿出頦孔。因此種植體在頦孔前方4mm植入可以避免損傷頦神經。
6、頦孔的位置大體位于下頜骨體部中間,向上距前磨牙的牙槽嵴平均為16.1mm,向下距下頜骨下緣平均為16.6mm。大體上,可利用頦孔的位置估計出下牙槽神經的走行和下頜牙槽嵴吸收情況
7、無牙頜的牙槽骨萎縮嚴重,頦孔離牙槽嵴頂很近,有時甚至直接開口在牙槽嵴頂部,此類病人在種植時需注意頦孔位置,翻瓣時避免損傷頦神經
8、還要注意不要損傷鄰牙牙根,防止種植體穿出下頜舌側骨板損傷下頜下腺隱窩附近的口底組織。
引導骨再生植骨種植技術注意事項
1、種植體植入后應立即安裝覆蓋螺絲,防止血液、骨粉等進入種植體內的螺紋區
2、骨替代品應完全覆蓋骨缺損區,尤其是種植體唇側要保證足夠的骨厚度,以3mm以上為宜
3、屏障膜應完全覆蓋骨代材料,但也不宜過大,距離切口創緣應2mm以上
4、減張切口非常關鍵,是確保傷口無張力縫合的關鍵
5、軟組織應嚴密對位縫合,防止唾液及食物碎屑進入傷口內。